天明,趙玉林趕去府衙應差,諸公已經知曉神威軍萍鄉遇襲的事件經過,眾人正在傳閱更詳細的軍報:曹友涼領軍五千進駐萍鄉,結果是曾耀祖那廝設下的圈套,導致神威軍損失將近兩千人,傷者無數。
曹友涼就地駐紮聽候成都詔令。
眾人開始嘮叨了,擔心引起江南百姓的不滿,造成趙炳拿住藉口相互廝殺起來,以至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趙玉林說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個已經由不得咱們了。他重複了要求禮部利用報紙和書信揭露真相的做法,只有讓真相大白,才能避免無辜百姓上當受騙。
李忠棉憂心忡忡的說他決沒想到臨安朝廷會使出這麼一個陰招,看來統一江東必有一戰啦。
趙玉林笑著說這是改朝換代呀,哪有不動刀槍的?
老曹說他已經下令神威軍拿下萍鄉,緝拿首犯曾耀祖。
趙玉林告訴諸公必須打好宣傳戰,報紙還要重申咱們只誅殺首惡,不傷及無辜的方略,儘可能分化瓦解臨安小朝廷的頑固陣營。
他給諸公請假,要去長沙坐鎮指揮,排程諸軍種穩定江南西路。眼下兵部尚書苗貴還在興元府,江南西路屬於大宋軍內部的爭鬥,中樞院必須去一個人坐鎮指揮。
昨夜,他細細的想了一下,友涼是老曹的親兄弟,自然不願意看到友涼有啥閃失。
加上他從漢水回來時去鼓動友涼出手廣南,是在利用友涼直率敢幹的性格做事,眼下若是對友涼不管不顧,老曹心裡肯定不舒坦。
所以,趙玉林決定跑一趟長沙抵近指揮,也是對江東那幫頑固派發出警告。
老曹卻不贊成他出馬了,眾人都是一致的反對。
只有趙飛燕支援他東去長沙,還說萍鄉事雖小,但是影響今後咱們統一整個江東,玉林哥兒去長沙更能讓天下人看到咱們統一全國的決心吶。
諸公這才有保留的答應下來,叫他無論如何也不上前線了。神威軍已經發展到幾十萬的人馬,趙指揮使乃國之柱石,毋須保證平南啦。
趙玉林一番感謝之後回去,收拾行囊立即出發。
曹友聞回到家裡卻被他老婆好好的數落了一頓,曹夫人說他是小題大作了,一臉的苦相逼得玉林哥兒出馬去長沙,此行平安就好,若是有個閃失看他如何給哥兒的那麼多夫人交代?
老曹聽著,那臉色更是難看啦,他心中鬱悶,丟下老婆出去找人吃酒了。
臨安小朝廷隔著江南太近,趙炳比成都早半天獲悉曾耀祖邊關拒敵,力戰神威軍大勝的捷報歡喜了,著看似乎就要崩塌的朝廷還是有人看好嘛,哈哈。
趙炳當即叫近侍太監傳旨,三品以上的大員都進宮擺宴慶祝,要提振士氣。
其實,這個曾耀祖也好,還是其他任何一個民軍將領都是屬於一地豪族大戶人家,由這些豪族世家養活,他們歸附、依靠誰也有自身利益的需求。
這些有實力的大戶豪族不是大地主,就是聚商貴族,他們也在考量自家的未來,究竟是揭竿而起稱王?
還是貼著哪家最大、最有前途的勢力走?
曾家就是在賭,他們賭宋室江山雖然殘破,但是宋朝是正統,他要加入這個陣營為家族獲取最大的利益,為家族的榮耀增光添彩。
那個狗頭軍師,喚作二師爺的曉得他們心裡的忠君情節深厚,給他們講,別看眼下臨安搖搖欲墜,也正說明臨安朝中能人匱乏。所謂亂世出英雄,二位東家緊靠著聖上,打兩場勝仗頂住神威軍,必得天子重用。
如此,便能躋身臨安朝廷,在袁州獲得更高的聲望和更多的好處。
這些民軍就不像趙玉林的神威軍是一支靠組織凝聚起來的軍隊,已經轉化為國家的、百姓的軍隊啦。
雖然他們敬仰趙玉林這個軍隊的創始人,但他們不再把自己當成趙玉林的私兵,已經曉得是在為誰而戰了。
這不,曹友涼已經接到成都的軍令,要他節制趕到江南的兵馬統一行動,擊敗對手活捉曾耀祖,他隨即就展開了行動。
漠北大草原上,草原王庭的大汗身體每況愈下,已經吃得少,動的少,看到宮廷裡翩翩起舞的美女也只是聯想聯想啦。
老丞相耶律出彩給他稟報:臨安小朝廷和神威軍在江南打起來了,雖說臨安必敗,但客官上一定會打擊神威軍的銳氣,對我大蒙古帝國有利啊。
大汗喝著新鮮的鹿血,滿嘴紅紅的笑著說趙炳小兒還是做了一件叫朕歡喜的事情,只是螳螂擋車,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哎。
他嘆息了一聲,叫耶律出彩好好看著吧,最後還是要靠他的草原兒郎打敗神威軍,弄死趙棄兒。
大汗狠聲的地說,要呼畢力給他好生謀劃,入秋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