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猶豫了一下說:好多啦。夫人感激少爺尋藥求醫呢。
他說:“這叫啥話,還是一家子人呢。就要過年了,她還是不願意回來?”
“夫人自覺罪業深重,怕還要過些時日才行。”秋菊有些無奈的說道。
“那給她說說,把孩子送回來吧,我想看看晶晶。”
秋菊一臉無助的告訴他,夫人現在行蹤不定,她們姐妹都是接收到夫人資訊才曉得的,很難和她聯絡上。
看到趙玉林一臉的著急,秋菊又趕緊說她會設法的。
他無奈的叫秋菊去忙自己的,關上門來吃茶,練習書法了。
臨安皇宮,這一年是皇帝喜訊連連的一年,大宋少有的將金人,蒙軍都擋在了國境外邊,皇帝逐步取得了天子殿上的話語權,心情大好,正在大宴朝臣吶。
滿堂大臣都是一遍的恭維之聲,當真是文人執政,個個在皇帝面前窮盡所學的編排出華麗的詞句,舞姬在中央翩翩起舞,好一幅國泰民安的盛世繁華景象。
皇帝看著左右兩側的女人,聯想到西湖邊上的匡思思母女,心裡不免升起了些許遺憾,都是自己的女人女兒呢,就不能一起共享這道繁華的盛宴?
西南一隅的大理國也在歡慶,大理鎮南王的兒子段小林娶了趙家四小姐,王府立即獲得了馬湖江上新市鎮一半的稅賦。
鎮南王還將大理的跨境貿易交給趙思涵打理,短短几個月,大理國從新市進貨輸出去升龍、蒲甘等地的貨物量就猛增一倍,王府的銀子就像開啟了水龍頭,嘩嘩的流進來。
小皇帝和王爺都開森了,大讚小林會看人,找的媳婦真是能了。
段小林卻突然提出小兩口要搬去善闡府居住。
小皇帝當即愣住,問他為何如此?
大理不好嗎?
段小林連忙說大理很好的,他們小兩口是想去滇池邊上觀花養鳥,幫助那裡百姓增加些收入,為伯父分憂。
小皇帝看著盈盈敬酒的趙思涵,心道此女莫不是洞察到宮廷有變,要離開是非之地?
小皇帝轉念一想,讓他們小兩口離開這是非之地也好,哪一次的帝位更迭沒點風波?
小皇帝立即讚譽段小林心懷仁慈、體恤民苦,將螳螂川作為封地賞賜給了他們小兩口。
趙玉林根本就不曉得這些王庭之人撥打的小九九,他也在盤算收官。
這不,各位兄弟正在陸續朝洋州趕路呢。
苗貴完成了西河、天水的善後,最先回到洋州大帳給他報告,這次大戰擴端賺多了,只是牛羊就得了好幾萬,他們將有病的留下處理後全都分給了關外的百姓,種田人有了耕牛,明年的日子肯定好過許多。
趙玉林告訴他,剛上來的火槍隊撥給鳳凰,帶去天水、階州實戰演練後部署在金州,防備金軍的突火槍隊。
老苗立馬贊同,還忸怩地說他娶媳婦了,跟著哥兒學得,將人接進門來簡單辦了事。
趙玉林哈哈大笑,說苗大總管結婚,咋能如此簡單,等兄弟們回來一起再熱鬧熱鬧。
苗貴樂呵呵的說兄弟們都跟著哥兒在學,婚事新辦,省略了許多複雜的套路,和戰士們一起吃耍,歡喜著呢。
兩人正扯談著,楊興運回來了,還帶來了金州大戶李家的二小姐。李二小姐上來就大大方方喊苗大哥,趙三哥的,氣氛一下子暖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