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期將持續一個月時間,換算成天際星時間就是15個日夜。
白天,天際星會受到來自恆星輻射的摧殘,但是到了晚上,天際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天災降臨之初,
當荒原大陸和雨林大陸過白天的時候,灰燼大陸一直處在黑夜之中。
灰燼大陸上的日夜分別並不明顯。
但對於敏感的生物群落來說, 還是能感覺出來的。
對他們來說,夜晚的氣溫會比平時低上幾度,這幾度的溫差,正是一些甲蟲喜歡出來活動的時機,它們是絕佳的狩獵物件。
同時,晚上的磁場也會變得柔和一些,方便狩獵者們利用感知搜尋獵物。
然而, 天災會擾亂這一切。
狩獵者被磁場異變折騰的近乎發狂,原本的狩獵習性會被數倍放大,因此,夜晚正是獸潮的高發期,極度危險。
不過也有例外,雨林區的獸潮在天災期是48小時無歇的~
天災首日,灰燼大陸上的第一輪獸潮爆發了,目標直指紮根於此的人類殖民地,也就是地獄之門。
得益於天氣控制儀的強勢作用,
控制塔的人造磁場遮蔽了大部分來自宇宙的災害,使得地獄之門區域的電子裝置運作正常。
設立在圍牆基座上面的臨時監測站立刻發現了本土生物的暴動,並將情報傳輸給了地獄之門防衛總部。
紀世銘將軍坐鎮於此,隨即著手調配守備軍進入阻擊位置,架好武器嚴陣以待。
之前殖民地開拓時,
殖民軍遭遇的本土生物已經多達數十種。
在反覆的交手中, 逐漸收集了非常詳細的生物情報, 灰燼大陸的生物圈圖譜被系統性建立出來, 並飛速補完著。
此刻這些情報已被各級指揮官背得滾瓜爛熟。
看到來襲的是什麼生物,便能立刻找到相應的剋制辦法, 諸如使用不同程度的動能武器、冰凍武器亦或是聲波武器等等。
最先抵達的是一群刀鋒蟻, 後面還跟著不少會噴火球的熔岩蜥蜴。
這是一波遠端攻擊與近戰相搭配的獸潮,只能說,幸虧這倆種族不是捕食關係,這才能組團過來衝擊人類基地。
是人類的運氣不好。
不過防線上的指揮官可不這麼認為。
劇烈的火山噴發、頻繁地殼運動、氣體爆炸……
這些都會產生嚴重的次聲波災害,殺傷生活在周邊的生命。
灰燼大陸上的生物群落為了適應這一點,已經花費了上百年時間,才勉強讓內臟獲得了應對次聲波的抗性。
然而,物極必反。
它們有多麼適應次聲波,便就有多麼懼怕超聲波!
在超高頻率的超聲波作用下,多數熔岩生物的內臟會發生可怕的共振,然後爆裂開來。
這一致命弱點,是由生命科學部的楊瑩團隊發現的。
隨後相應的戰術指標被髮往軍工部,部長霍奕陽連夜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了可量產的軍用聲波武器,能夠專門針對灰燼大陸上的生物。
此刻,防線上便出現了3臺圓盤形的新式武器。
“50%功率開火!”
前線指揮官一聲令下,三臺聲波武器齊刷刷指向狂奔而來的獸潮。
正值暴雨傾盆。
陣地上計程車兵們清晰看到, 在三臺武器前方的錐形範圍內, 雨點瞬間沸騰起來,隨後開始按照一個相同的頻率整齊震顫著。
再看那些來襲的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