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少工業巨頭畢生追求的加工精度啊。
此時,之前的基礎藍相簿便起了大用。
生產部件所需的基礎材料構成可直接呼叫藍相簿,陸峰無需費神逐一想象這些材料的分子排布規律,就可以獲得最完美的化合物構成,一丁點暗傷瑕疵都不會有。
正因如此,鍾銘釗那邊專業的設計才顯得尤為重要。
一旦落成,陸峰的空間站基本就不會自己發生故障!而故障率,絕對是一件產品好壞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別人怎麼比啊~(戰術後仰)
很快,亞空間中越來越多的零件出現在宇宙中,然後被分門別類的擺放在不同區域,密密麻麻好似列隊軍陣。
一排排嶄新的零件在恆星光的照射下反射著迷人的光澤。
這不禁讓陸峰將它們展望成未來的艦隊,那將是何等的壯觀景象!
不爭氣的眼淚頓時從嘴角流淌下來……
用了小半天,陸峰便將所有計劃中的零件製造出來,當然了,這些零件只是空間站的框架而已,具體的科技裝置因為沒有詳細藍圖,將留到未來解決。
開始組裝!
陸峰一聲令下,他自己,林玥汐,10架無人機便開始如同螞蟻搬家一樣,從陸峰開啟的空間門裡進進出出。
陸峰將建設場地選在了絕雲間背面,讓絕雲間擋在隕石飄來的方向,減少施工難度。
清場後,建造場中央便只有一節光禿禿的貨船中軸了。
軸體被削切的只剩下80米長的一段,不過相當完整,幾乎沒有形變和裂紋,此時的表面上已經被打滿了大大小小的固定介面。
陸峰他們將由內而外進行建造,最先安裝的是主軸上面的連線結構和兩層旋轉平臺。
“旋轉平臺相當重要,事關空間站執行穩定,務必小心謹慎!”
陸峰千叮嚀萬囑咐,林玥汐鄭重的點點頭。
開始拼接。
他倆先用念力將新零件按順序插入主軸預留的介面內,雙方嚴絲合縫的拼接在一起,隨後周圍的無人機飛上來,對介面處開始焊接。
對於專業的礦用無人機來說,焊接這種工作小事一樁。
待焊接完畢,陸峰二人便拖來新的零件對接上去,然後再焊接。
期間陸峰還需要找到專門的管道,並將提前做好的線路安置到位,他倒是也想直接整模組化的,但鍾銘釗那邊設計能力有限不是。
以後一定要組建一個自己的科學團隊!
又是半天時間過去,空間站的主軸終於不像開始那樣禿了,光桿上面多出兩個厚重的圓環來,圓環嚴絲合縫的套在主軸上,看上去相當的堅固。
“好,今天收工,明天咱們繼續!”
“好耶~”
第二天,工作繼續。
當天的第一個任務是安裝6根巨大的固定旋臂,上面轉盤接3根,下面轉盤接3根,上下兩根為一組一齊向空間站外環位置交匯併攏,三組旋臂最後成三叉方式排列。
旋臂裡面是能源、補給線路和人員通道,這些通道沒有重力,可以讓內部成員一直飄到主軸內的無重力區。
這項工作比想象中要容易不少,因為這種圓柱形隧道可以在亞空間裡一體成型,構造也不復雜,所以拖出來就可以直接安裝。
在沒有重力的宇宙施工也完全不需要考慮重力引起的誤差問題。
這活2個小時便輕鬆搞定,兩人稍事休息,開始將零件最多的外環骨架運輸出來,以3處旋臂為起點,開始沿著兩側鋪設環形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