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看施然這幅模樣,心裡頓時有點不安。
以前小時候每當施然露出這幅表情,施然就是起了壞心思。李雲第一次見施然這幅表情時,就被施然、張平那些人暴打了一頓。
不安歸不安,李雲還是硬著頭皮,說:“請秦王賜名。”
“李雲龍,以後你就叫李雲龍了。”
李雲龍……李雲再度鬆了口氣,還好不是李狗蛋這之類的名字。李雲龍,這名字不錯。
“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這兩天收拾收拾,然後去找樂復,跟樂復聊聊,瞭解下河西的情況,朝廷對那邊的政策。”
“諾。”
施然拍了拍李雲的肩膀,說:“好好幹,爭取早點立功,到時候你就可以把你的夫人、孩子接過去。”
“臣一定竭盡所能,萬死不辭。”
回到宮裡,柳山青還坐在案臺後,看著李儒對科舉框架所提的補充、建議。
施然打了個酒嗝,坐在柳山青身邊,跟柳山青說他對李雲的任命。
“對了,你知道我給李雲改了個什麼名字嗎?”
“何名?”
“李雲龍,”施然興致勃勃的說道,“一旦河西有敵來犯,他就可以喊著二營長,你他孃的義大利炮呢,然後衝上去。”
柳山青反應平靜, 施然見狀,忽然想起來,柳山青好像沒看過《亮劍。
施然頓時沒了樂趣,拿起柳山青根據李儒建議,寫的科舉有關的詳細規定。
“秦王可有要補充的?”
“沒有,先這樣吧,這次科舉主要是招人,先弄個大概的框架就行,具體細節,等以後再補充。”
施然問:“試題方面,你打算考哪些?”
“治世方面,現在朝廷主要缺這方面的人。”
施然點頭,和柳山青商量著,確定試題大致內容,然後又讓玉兒交給李儒,讓李儒進行補充。
除了治世方面的試題外,此次科舉考試,保留了大隨為官,原先必考的內容——律法。
大隨和現代歷史上的秦一樣,十分注重法律,凡大隨官員,不管是公卿大臣,還是最底層的亭長,都得了解大隨律法。
不瞭解律法,就沒資格當官。
當上了官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大隨每年都會對各級官員,進行審查,看他們政績如何,是否有失職之初。
此外,還會每三年再進行一次律法考核。
因為大隨的律法不是一成不變,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更改,這就要求大隨官員要時刻留意律法,記住改動過的律法。
若是有官員在律法改動後,還按照舊律判罰,會受到處罰。
施然瞭解到這樣的制度後,覺得非常好,主動提出在推行的科舉考試中,保留律法的考核。
這樣做也帶來一個問題。
黔首大多數對大隨律法不熟,光是這一點,就會被刷下去。
對此,施然自有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