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入內通知,待店內一名年輕小夥核實過後,兩人進入店鋪,來到二樓會客廳,見到了此行的老闆李錫。
“李先生,這是國內來的橡膠收購商。”中年男人見到李錫,當即面露笑容,朝著李錫介紹道。
“國內?沒想到現在還會有國內的人過來收購橡膠,不知先生貴姓。”李錫聞言,怔了一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眸打量著二十七八歲左右的青年男人,顯然國內身份引起了他的興趣,言語客氣。
“免貴姓王,單名一個安,有幸認識李先生,今天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您倉庫裡的三百噸橡膠。”王安謙虛微笑,直接開門見山道。
李錫聞言,興趣更大了:“噢,你的意思是,你想全吃了?”
“是的,三百噸全要。”王安點頭。
“王先生,不知能否告訴我具體原因?國內橡膠進口通常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很少來泰國收購橡膠,而且一次性就是三百噸。”得到這個回答,李錫沉默一秒,雙眼牢牢注視著王安,正色道:“我可不想最後賣給了日本人。”
三百噸,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而且看王安的架勢,似乎還能吃下更多的橡膠。
這點不得不讓人為之疑惑。
要知道,橡膠作為工業原料,唯有工業國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國內狀況誰都清楚,連符合要求的充氣輪胎都無法生產。
正因如此,問題來了,國內需要大量橡膠幹什麼?
如果王安不能給他一個合適的解釋,李錫絕不會賣給對方,因為,他不想自己生產的優質橡膠,最終流落到日本人手裡,成為日本侵略中華的助力。
有些錢可以賺,但有些錢賺了,他會被戳脊梁骨!
“具體原因我無法透露,但我有一點可以告訴您,我不是南京方面的人,我們急需大量橡膠生產載重輪胎。”王安感受到李錫話音之中蘊含的堅決,意識到情況特殊性,深呼吸一口氣,只能選擇暴露身份。
“你不是南京方面的人?!”李錫愣住了,有些懵逼,緊接著馬上反應過來,馬上看向王安和熟悉的中介:“你們是……”
右手比了一個八字。
看著李錫的手勢,王安毫不猶豫地點頭。
站在旁邊的中年男人面無表情,內心警惕程度已經提到最高,如果李錫要對王安不利的話,他只能選擇拼死一搏,保護特派員離開伽萊橡膠交易市場。
“王先生,請受我李錫一禮,平型關大捷,讓我等海外中華人看到了祖國獲勝的希望。”李錫站了起來,看著王安不禁熱淚盈眶,接著微微俯身行禮,聲音刻意壓低,話音內滿是謝意。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李先生。”王安連忙上前,扶住李錫。
見到這一幕,中年男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具體原因不用說了,300噸橡膠你們等下直接拉走裝船,這是我的一番心意,支援抗日。”李錫深吸一口氣,輕輕抹去眼角的晶瑩淚珠,正聲道。
王安詢問道:“李先生,三百噸橡膠給我們了,那你怎麼辦?我聽說日本人正在和你接觸。”
“不用擔心,我背靠英國,日本人不敢對我動手,另外按照250英鎊每噸價格走個賬面,這樣日本人也沒有理由找我麻煩。”李錫揮了揮手,毫不在意:“王先生,你們的橡膠缺口量大概有多少?我想我可以幫幫你們。”
“大概還有2000噸左右。”王安沉吟一番,報出缺口數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