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聞言,認真點頭,深呼吸一口氣保持冷靜,腦海回憶這些天以來學習的內容,漸漸找回自信。
過了幾秒,整個人雙眼清澈而明亮,調整好狀態,雙手拿起第二根炮管胚料,將其放置於主軸內,操控三爪卡盤牢牢固定,再按照標準方法定位和測量。
做完這些,胡安按下開關,啟動車床,待沉悶且高頻的電機聲音響起,主軸開始旋轉,操控進給箱控制鎢合金車刀進給,憑藉以往積累的車工經驗接觸炮管胚料表面,一點一點車削炮管外圓。
先粗車,再精車,他做不到莊前鼎那種粗精一體的頂級操作。
整個操作過程生疏,緩慢,標準。
“不錯。”莊前鼎全程關注胡安的操作,滿意地點了點頭,予以肯定之色。
其餘四名車工凝視胡安的操作過程,每個人面容嚴肅,神態莊重,如臨大敵,他們雖然是老車工,但在這臺先進機床面前,與新手幾乎沒什麼區別。
唯一不錯的地方,或許就是官田兵工廠時期積累的操作經驗。
此刻,作為人群焦點的胡安,不敢有任何大意,心無旁騖,雙眼時刻關注車床內的炮管胚料,一絲絲金屬屑不斷落下。
二十餘分鐘後,胡安操控車床停下,快速旋轉的主軸暫停運動。
此刻,整根炮管胚料已從之前灰不溜秋的模樣,變成了銀白色形態,彷彿披上了一層銀色外衣,表面潔淨且光滑,只不過,並未體現出鏡面效果。
除此之外,炮管內孔擴大,表面與外壁一樣,光滑平整。
“先生,我做好了,內孔直徑60.2毫米……”完成首次上機實操,胡安取出內徑千分尺,精確測量尺寸精度等資料,而後再將尺寸資料逐一記錄下來,接著向莊前鼎報告道。
炮管內孔公差為±0.3毫米,胡安加工的這根炮管內徑儘管達到60.2毫米程度,依舊屬於合格品。
莊前鼎面露微笑,鼓勵道:“第一次實操能加工成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你總結一下操作經驗,以後有機會爭取成為機械工程師,趙同志,你來。”
這些車工雖然資歷老,但實際年齡平均只有二十八歲左右,胡安腦子聰明,有靈性,善於學習與總結,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未必不能從工人變成工程師。
“是!”聽到莊前鼎的評價,胡安心中激動,保持冷靜,正聲回應道。
機械工程師!
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胡安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有成為機械工程師的資質。
緊接著,作為理論成績第二名的趙城舉手敬禮,上前開始進行實操培訓,沒多久,車削車間內重新響起電機運轉的聲音。
……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天色漸暗。
經過大約五個小時的輪換實操培訓,車工組五人已經基本掌握格勞博機床的操作流程,熟悉車削與鏜孔兩種加工方法。
“今天的實操培訓就到這裡,等下回去之後,大家要多多總結經驗,明天我們就要開始加工空分裝置壓縮機組和三孔氧槍,這是重中之重。”
車間內安安靜靜,莊前鼎佇立於車工組五人面前,目光環視眾人,看向李楠與趙城,囑咐道:“還有,李同志和趙同志不要過於自責,機械加工就是這樣,有合格品,也有不合格品。”
首次輪換實操培訓有好訊息,也有壞訊息。
好訊息就是經過加工屬於合格品的炮管共有十四根,而壞訊息則是超出內徑公差最大範圍的不合格品共計兩根。
接下來,合格品送往兵工廠,不合格品回爐重造。
兩根不合格品,一根內徑達到60.4毫米,一根內徑達到60.6毫米,儘管沒超出內徑公差多少,塞上炮彈也能發射出去,可莊前鼎依舊將其劃分為不合格,絕對不允許其列裝部隊。
軍工生產,容不得一絲差錯。
車工組隊伍裡的李楠和趙城,滿臉無奈,眼中透出濃濃的自責,他們沒想到莊前鼎會如此之嚴格,尤其是趙成,60.4毫米內徑炮管就是他加工的,僅僅超過公差0.1毫米而已,放在官田兵工廠時代……
0.1毫米算得上什麼?
這種誤差壓根就不重要。
然而,無論他如何懇求莊前鼎,不要劃分為不合格品,可最終結果還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