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
暴風雨來了!
“駕!”餘華深呼吸一口氣,喊了一聲,向身下的溫順戰馬發出指令,奔跑速度重新快了起來。
天空閃電交加,聲勢浩大,片刻過後,醞釀已久的暴風雨傾瀉而下,無數珍珠大小般的密集雨滴劃破長空,澆灌著這片北方土地。
六匹戰馬迎著暴雨前行。
加油,為了一個嶄新的未來加油,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
待餘華出發考察廠址之時,延城這邊,氧氣頂吹轉爐專案的裝置材料及物資,除去空分裝置和氧槍所需之外,其餘一切材料裝置向榆林運輸。
……
眨眼,已是兩天過後。
臨汾火車站。
“吱!”尖銳且刺耳的金屬摩擦聲傳出,整列滿載貨物的貨運火車緩緩進站,停靠於卸貨區。
“總算是到了,讓同志們以最快速度卸貨。”列車上,親自押運本次貨物的羅河,看著熟悉的臨汾火車站模樣,心中鬆了一口氣。
經過長達四天三夜的奔波,自天津衛港口始發的貨運火車,搭載著二百餘噸重量的德制機械加工裝置,終於經過平津交戰區,在石門正定大費周章轉車耽擱些許時間,終究安全運抵臨汾。
但這還沒結束!
唯有真正運到根據地,才算是安全。
接下來,要開啟木箱,將一個個金屬零件透過陸路運輸方式,運到馬頭關,渡過黃河,直抵延城。
待火車穩穩停下,卸貨區內偽裝成工人的組織成員們紛紛上前,開始按照預定方案拆卸貨物,小心翼翼把一個又一個精密零部件裝車運走。
在德制機械加工裝置抵達臨汾轉運之時,延城柳樹溝工業區內已經發生一些變化,短短數天時間,兵工廠組織工人培訓學習手工定裝彈生產技術,已經成功培訓三批工人,莊教授利用車床、電爐鋼和灰口生鐵搞出了一批正兒八經的人力車床。
腳蹬式傳動結構,透過曲柄連線飛輪,再經過齒輪組放大扭矩,成功讓主軸達到車削鋼芯的轉速,由於設計問題,這臺人力車床需要三個人操作,一個人進行車削加工,另外兩個人充當動力總成。
經過基礎效能測試,人力車床主要效能完全達標,隨即開始量產並且投入使用,戰爭年代,一切就是這麼快速。
柳樹溝兵工廠基於復裝子彈車間,改建擴大為一期定裝彈生產車間,將總共四臺人力車床全部投入使用,定裝彈達到750發日產量。
而整個一期定裝彈生產車間可容納二十臺人力車床,按照每臺300發最高日產量計算,定裝彈設計日產量高達6000發,二期工程規劃目標高達日產12000發,三期工程規劃目標日產2萬發。
當然,無論二期,還是三期,近期內不可能達到。
手工定裝彈這邊算是步入正軌,此外,來自於餘華靈感的手搖式小型球磨機和二棍斜軋機,經過莊教授日夜攻關製造完成。
球磨機原理非常簡單,一個類似水泥攪拌桶的滾筒,內部加入上百顆金屬球,將小塊礦石送入滾筒內,進行圓周轉動,金屬球高度上升,最終落下,將小塊礦石砸碎研磨,最終得到礦粉。
一般而言,球磨機都是電驅動或者柴油機驅動,根據地暫時沒這個條件,所以選擇加一組齒輪傳動比,放大扭矩,以人力形式驅動。
整臺小型球磨機低配五人,高配八人,研磨時間和研磨效率由人工決定。
講道理,這種機器若是放在後世的話,研發這款機器的人絕對會被人罵成資本家狗腿子超級Plus。
總共兩臺手搖小型球磨原型機裝配柳樹溝鐵廠,鐵礦研磨效率和產量比掄大錘效率高兩個數量級,廣受柳樹溝開礦戰士們的好評。
而操控兩臺球磨機的十六名戰士,因此成為戰士們眼中的英雄,稱之為十六猛士。
壓力一下子就給到了開礦隊這邊,莫得辦法,配備球磨機後,十六個人的研磨效率遠遠高於上百人規模的開礦隊。
為了開採足夠的鐵礦以供冶煉,開礦隊戰士們大錘掄的更加用力。
研磨效率+100,開採效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