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設定太多防線,例如五道防線,七道防線,九道防線,就難以避免的,得將兵力平分,軍備也得平分,而敵兵數量卻不變。
這就意味著,每道防線的兵力,會遠少於敵兵,而象戎本就犀利,己方兵力少,軍備不足,將頃刻就敗,根本就沒有防範的意義。
因此,還不如設定較少防線,集中兵力優勢,死守下去,拖到象戎瀕臨崩潰!
陸靖儀沉吟片刻,也點頭說道,“我也贊同少防線。”
司綺梅紅唇輕啟,“兵力須足,才有可能固守下去。”
英蘭城之所以能夠守上許久,就是因為大離瘋狂壓榨潛力,不斷派兵增援。
所以,對付象戎,兵力非常重要。
畢竟是以二拼一,若是兵力不夠,就會陷入無以為繼的境地。
殿中眾官,盡皆贊同少防線,多兵力,便繼續商議起來。
最終,確立了三道防線。
定嶽軍鎮,為第一道防線。
延洛府城,為第二道防線。
而第三道防線,是瞻京!
在秦易的授命下,工部已將瞻京,打造成整個蒼元大陸,最為堅固的堡壘!
兵力廣、軍備足、城牆堅固,還有不少守城利器!
若是定嶽軍鎮和延洛府城都守不住,那便沒有多少城池,能擋住象戎的攻勢,除了瞻京!
可若將戰場設於瞻京之下,就十分冒險,一不小心,極可能傾覆,讓王朝陷入風雨飄搖的困境。
但也有機遇,靠著這座世間少有的堅固堡壘,說不定真能創造奇蹟,以元族之軀,擊退象戎!
做出這個決定,是極其艱難的,陸靖儀、定軍侯、穎國公、以及六部尚書,總共九人,意見卻難以統一。
最終只能投票,票數為五比四,贊同以瞻京為第三道防線的,僅僅多了一票!
而這一票,是陸靖儀的,她之前一直搖擺不定。
她永遠忘不了,瞻京曾經陷落,給整個王朝帶來的苦痛。
若是再次陷落,城中百萬黎庶,將亡於象戎之嘴!
這個決定,不可謂不重大,也不得不慎重。
但後來,她聽到工部尚書說,對於瞻京,秦易制訂了十餘道增強計劃。
他們以往十分好奇,不知秦易為何如此在意瞻京的防範,但如今,他們才明白,或許秦易已猜到,瞻京將會面臨大戰。
在秦易的精心打造下,瞻京擁有極強的防禦力,若是對陣象戎,瞻京都守不住,那麼數百萬,乃至千萬元族,就沒有了存活的可能。
聽到這番話,陸靖儀最終,選擇相信秦易。
所以,她投出了同意的一票。
投票完畢,不論是贊同的,還是不贊同的,都滿心凝重,頗為疲累。
做出這個決定,耗費了他們大量精力。
因為這個決定極其重大,將會影響整個王朝!
臨瞻能否存續,千百萬子民能否存活,已在此刻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