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附和道,“下官聽說,陸靖越那廝已在召烈府全境徵兵,兵力大漲,已達二十萬,乃是王爺的兩倍,下官擔心,王爺應付起來,或許會抓襟見肘,所以也覺得,理應徵兵,以備不測。”
定軍侯聞言,沉吟一番後,望向眾人,說道,“此乃大事,理應由王爺定奪。”
兩位尚書聞言,眉頭不由皺起。
這段時日,遇到眾人意見不一的難題,都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將之解決。
他們便以為,這個難題也會如此,可沒想到,定軍侯卻是提議由秦易來決斷。
當然,他們知道,這個事情涉及全朝,事關重大,除了秦易,無人能夠擔起責任。
所以讓秦易來決斷,絕無問題。
可問題是,秦易此刻,正朝著北方進發,資訊傳遞,一來一回,極其誤事。
如此一來,就難以快速徵兵,也無法儘快支援秦易。
但他們轉念一想,發現就算現在徵兵,也非一日就能徵召完畢,肯定會有所耽擱,一樣會消耗不少時間。
既如此,也急不來,只能如定軍侯所說,將這個事情,交由秦易來決斷。
見眾人沒有意見,定軍侯點了點頭,讓大家繼續提出難題。
眾多尚書紛紛出聲,提及本部所遇到的問題。
這個情況,極為正常,每一個部門,下轄整個王朝的相應事務,總會遇到難題,就如司綺梅所轄的戶部,也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戶部侍郎已和她說起,之前瞻京失陷,京畿地帶的百姓驚惶不安,紛紛奔逃,以至於田地荒置,流民增多。
京畿附近的田賦,變得難以收繳。
而民眾流亡至各處,也導致每戶丁口,與戶籍所記載的,不再一致。
此乃難題,讓司綺梅略微頭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每日早早前去戶部,很晚才散值,只為了替秦易排憂解難。
無法與他一同征戰,那就得努力,為他穩固後方!
好在,與眾多麾下商討許久,已想出了妥當的方法,既解決了田賦無法收繳的問題,又推出了安民措施,好讓這些流民,儘快迴歸鄉野,
五部尚書,都提出了問題,唯獨司綺梅沒有提及,這讓眾人略微詫異。
但定軍侯卻是知道,戶部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司綺梅勤勉本職,兢兢業業,從而解決掉了。
滿門遭受屠戮,卻忍住悲痛,奔勞於本職,司綺梅的堅強和韌性,讓定軍侯讚歎不已。
如此溫雅端莊,賢淑大氣的女子,作為王妃,實乃上佳人選。
不得不說,秦易除了智謀超群,打仗了得,就連選女人的能力,都出類拔萃……想到這,定軍侯暗暗點頭。
他不知道秦易和司綺梅,是如何結緣的,但他能猜到,秦易心繫司綺梅,一定是被對方的溫雅大氣所吸引。
絕不是因為她樣貌美豔、身形姣好,秦易身為不世出的人傑,不可能如此膚淺。
眾人聊了一會,一直並未說話的司綺梅,突然說道,“侯爺,各位大人,本官覺得,不可放任赤心門徒自由北上,理應加強管控,禁止百姓無故離鄉。”
聽到這,眾人紛紛點頭,頗為贊同。
他們皆已知道,穆王這廝,乃是赤心門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