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弘皙 “唯有一片真心猶如此環。”……盛夏暑熱, 守著王府前院角門的小太監們耳朵裡都是蟬鳴的嘶啞,一個個脊背流著汗,心裡罵著還不下雨的老天。
有那借著發呆忽略身上火燎般熱的小太監, 模糊間看見了一抹鵝黃身影, 待那少女走近才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涼氣。
“錦書姑娘怎麼今日往咱們這來了?”
錦書身後帶著幾個剛進府沒多久的小太監, 幾個人合力抬著兩壺剛用冰鎮過的綠豆水, 見狀那些守著角門的太監們連忙幫著將壺放到廊下,為首的那個已經笑得合不攏嘴,朝著錦書就是一頓奉承。
“近來天悶熱得緊, 二格格心疼咱們這些做奴才的, 就幹脆自己掏了銀子叫大廚房那邊煮了好幾壺綠豆水送來給大家消消暑。”
錦書擺擺手:“你們拿了湯碗自個盛來用些便是了, 二格格叫我過來侯著,等下有她要接見的人來咱們府上。”
太監們面面相覷, 還是剛剛那個原地發著呆的小太監不由自主問道:“二格格的嬌客怎麼不從大門走......”
“問那麼多作甚!”為首的太監拍一下那小太監的腦袋,轉頭賠著笑看向錦書, “既如此那姑娘自便,咱們先去用點水解解渴。”
自打府中事宜被郡王爺交給二格格後, 他們這位二格格不僅在管事方面條理順得很,而且對下人更是沒得挑。從前年側福晉管家的時候她對下人也還不錯, 不過那也是對包衣出身的宮女們好。
等到二格格掌家後不管是宮女還是太監,她都是一樣得管, 那些宮女們有的他們這些太監也有,冬日有專門發下來的棉毛手套,夏日就是隔三差五送下來的綠豆水——這才叫把他們當人呢!
虞燕叫錦書來角門這侯著接待的是從廣州那邊一路車舟勞頓抵達京城的石家姐妹, 雖說她沒有把石家姐妹當做奴婢來用,可實際上論起來她們的賣身契確實還在她手中,從大門走有些不大方便。
康熙四十四年那會石香姑就已經在廣州那邊開了不知道多少家分店, 幾乎攏括了茶葉、布匹、藥材等各個行業,已經不單單只做海上貿易這一方面了。
等到廣州那邊生意做得穩定後,她就讓妹妹接手廣州那邊的大部分生意,自己跑到了徽州和江寧那一塊,藉著戴鳴琳和曹蘊的便利紮根,在江南那塊也開了總號和分店,一直到康熙四十五年的時候她才回到廣州。
康熙四十五年初的時候石香姑在保證商行周轉的情況下組建了一支商船遠洋,在海上兜兜轉轉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虞燕都差點以為她遇到海難的情況下,廣州那邊終於寄來了信——她順著廣州一路朝著東北角航行,發現了虞燕和她說的美洲。
角門外的馬車上先跳下來的是一個約莫十一二歲大的小姑娘,一身杏色的對襟薄衫,臉盤白淨圓潤,還帶著些許稚氣。
再後面下來的女子年歲就差不多二十往上走了,洋紅的石榴裙搭著她那張麥色面容上飛揚的長眉反倒顯出一股英氣勃勃的美。
錦書帶著她們一路穿過長廊,繞了兩個彎左右的樣子就到了虞燕所在的院子。
虞燕如今為了辦事方便已經從後院搬到了前院,只是因為她到底是個女兒家,所以院子外邊的門倒不像弘昐一樣是敞開的。
待錦書帶著石家姐妹進了裡屋,率先看見的就是一個端坐在案桌前塗塗寫寫的女孩。
她模樣變化不可謂說不大,個子竄了一大截不說,原本還稚嫩的面容一下子就長開了。
幼年時肖似胤禛的眉眼隨著年紀的增長反倒不像了,唯有那雙秋水盈盈的桃花眸還是一如既往地帶著笑意。
“香姑!跟著商船跑了一年,你倒是沒躲著太陽。”虞燕擱下手中的墨筆起身轉向石家姐妹,一看見石香姑那張與從前相比黑了不止一度的臉忍不住打趣道。
石香姑抬手摸了一把自己的臉:“想躲也躲不到哪裡去,美洲那地方太陽大得很,海風也大,呼呼就往人的臉上吹。剛回廣州港那會容與差點都沒認出來奴婢,她說當時她差點以為自己看到了野人。”
如今這張臉還是回來後被自家小妹摁在家中狠狠養了幾個月的臉,算是稍微能見人後她們才從廣州出發。
“容與?”虞燕好奇地看向石家小妹,只見她微微抬頭,驕矜的小模樣有些像湯姆的夢中情貓。
石香姑嘆了口氣解釋道:“老東西出事前一直都沒給小妹取名字,今年年初的時候奴婢手下的人來報說他因為實在沒錢抽大煙又戒不掉,一頭栽進水裡淹死了。奴婢和小妹想拋去故去種種,連帶著香姑這個名兒也不想要了,幹脆就從詩詞中選了句話出來,挑了兩個字眼作名。”
“清陽曜靈,和風容與。”石容與小姑娘笑嘻嘻道,“姐姐如今叫石陽,打交道的那些商會的商人都叫她陽姑娘。”
“字眼好,寓意也好。”虞燕感慨地點點頭,“往事如煙散,從此以後你們姐妹兩個向前看就好了。阿陽,你在信上說此去美洲簽了好多大單子,光是關稅就交了將近十幾萬兩?”
石陽點點頭:“美洲那邊不管是農業、毛皮貿易還是採礦業也好,應當還在起步階段。大多數地方都是歐洲那些國家的殖民地......”
她話還沒說,容與小姑娘就咋咋呼呼道:“姐姐說她當時還想用銀子買些地當做咱們的屬地呢!”
啊?這是能花錢買的東西麼?
該不說不說石陽的這個想法很大膽,虞燕託著腮讓她們先坐下,石陽連忙反駁道:“那地方離大清又遠,就算圈成屬地也少有人願意去那做生意,最後奴婢想了想還是沒買。”
不是她說,能用錢就買下來的地皮有幾個好的,真正好的東西哪一樣不是要靠爭搶。只可惜她第一次跟著商船遠洋,雖說有人幫忙搭了把手,可是船上的火器到底相對而言少了些。
否則石陽琢磨著也不是不能打兩塊地方下來給格格玩玩——萬一哪天在大清待得憋悶了,去別的地方散散心也好啊!
閑聊的話說得差不多,虞燕正襟危坐將先前廣州那邊寄來的賬簿翻開:“你如今在廣州那邊做得生意越大,探聽你背後的人也越多,尋常官員宗室聽聞背後是雍郡王府後基本上就知趣走了,但我阿瑪的名頭在兄弟間卻沒那麼好用。”
先前和他們一起去廣州的還有□□兩個阿哥,八阿哥還好,他當時對廣州那邊的生意本就不是很感興趣,自從將大煙的事情處理完後康熙就指派他去胤禛手底下一起幫著管理戶部事宜,九阿哥則不一樣了。
他本就是痴迷於商這一道,但是本人在從商方面懂得道理也不多,也沒有什麼獨到的慧眼能看到商機,因此這些年來說他與其是做生意,不如說是搶奪那些商人已經做出名聲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