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沒吃到溫柳做的飯,他接連吃了兩碗,速度極快。
溫柳在旁邊道:“又沒人和你搶,吃這麼快做什麼。”
蕭敬年放慢速度,有溫柳在的時候他會吃的慢一些,她不在,蕭敬年吃飯如同風捲殘雲,迅速吃飽就忙事情。
溫柳則是拿個筆拿個紙在算她知道的事情。
84年對她來說,最大的事情應該就是,慢慢取消各種票證了,不過,這也在下半年了,而且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先從沿海城市比如羊城這些地方開始,慢慢再傳到她們這。
溫柳把帶上許樂的事情也給蕭敬年提了一下。
“生意的事情你做主。”蕭敬年這些向來是不反對的:“你給我的錢,我買了個院子。”
蕭敬年丟下一個炸彈,溫柳猛地抬頭,還以為自己是出現了什麼幻覺了:“你剛剛說什麼?”
“你走的時候,給我那五千塊錢,我這幾天花了三十,剩下的錢,都用在買院子上了。”蕭敬年還以為溫柳不同意:“咱們這拖家帶口的,總不能帶著孩子,還有劉晴他們都去住招待所,所以看到合適的就買了。”
“你是不想讓買?”蕭敬年後面的語氣有點試探。
若不是他在吃飯,溫柳都想上去抱住他親兩口,她原本憂心的事情,蕭敬年一次性給解決了,豎起拇指:“買的對!”
蕭敬年這才放心。
“這會的院子好買賣嗎?你怎麼買到的,買在哪裡了?”除了這鄉下的院子,她這是有了固定資產?
作為上輩子買房傾家蕩產的人,溫柳聽見房子就開心,別說後世她在海市買房貴,就是後世在省會,她要買也是緊衣縮食的。
蕭敬年放下碗筷:“找學校的時候恰好聽了一嘴,有人的房子要賣,我就直接過去了。”
“那家就剩兩個年輕人了,被派出去德國了,院子沒人住,想著出手了。”
溫柳突然就想到了網上那個段子,說是京城的人出去外國打工把家裡的四合院賣了,打工多年回來,發現那四合院漲價的速度比他掙錢的速度還快。
雖然她們這中原城市的房價漲幅不會像是京城那麼快,但黎寶兒還是希望,等過些年,那人回來不會後悔。
溫柳那邊的攤子溫二嫂接手了,她平時上午起來是不去的,在家收拾收拾東西,小院裡的東西也不往外面拿了,整理一下,就等著元宵節一過,然後一起回城裡。
連學校老師那邊她都已經打好招呼了,孩子也仔細叮囑了一番,讓他們好好學習,不然可就沒學上了。
好在她這幾個孩子,平時有她的輔導,成績本身也不錯,不用她太操心。
即使許多東西都放在了小院裡,去坐車的時候,溫柳也只恨自己的車不能開出來,若不然,她直接開個兩個小時就到省會了,哪裡用這樣折騰。
上大巴的時候,蕭敬年去放行李,她一個人拉著二娃三娃兩個,嘴裡還喊著讓小月兒跟著她,時不時的還回頭看一眼劉晴懷裡抱著的孩子。
至於劉晴的兩個娃,由許樂招呼著。
等折騰一番到車裡坐下,整個大巴的空間裡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那種鄉下大巴獨有的,上去似乎都感覺到要暈車了——
不過顯然只是溫柳一個人想法,因為,幾個孩子可興奮了,第一次坐大巴,四處看看,哪裡都是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