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包子餃子從剁肉到調餡再到包好是個大工程,溫柳之前都是在超市賣好餃子皮,或者直接買包好的手工餃子,這會在村裡顯然是做不到的,就連城市裡也做不到。
不過她和蕭敬年一起忙碌,一個擀皮,一個負責包,速度快了不少,天一黑,小月兒和二娃三娃們一放學,第一鍋餃子也滾上來了。
“再放進去點涼水,再滾一會。”
蕭敬年又倒進去小半碗涼水,溫柳趁著這個時機,弄著辣椒油和醋調了個料汁。
“娘,做什麼好吃的了?”二娃聞著香味直奔廚房。
溫柳回頭看著臉上髒兮兮也不知道在學校玩什麼的二娃,笑道:“餃子,趕緊去洗手洗臉,準備吃飯了,喊你姐還有你弟,都洗了。”
有一段時間沒吃餃子了,二娃一想到餃子,興奮的道:“好!娘,我愛吃餃子。”
等二娃跑出去洗手,溫柳笑道:“這愛吃餃子,是刻在你們父子基因裡了。”
蕭敬年起身撈餃子,他嫌熱,過了一遍冷水。
至於幾個小傢伙的,怕過了冷水吃了不舒服,就沒過。
讓孩子先吃著,溫柳又下了一些玉米豬肉的,和蕭敬年說著:“咱們買個冰箱吧,有點肉都不能多放。”
“嗯,市裡應該有賣的,等我去市裡看看。”
端著餃子出去,幾個小娃已經乖乖坐在桌子前了。
小月兒在餃子裡咬到了玉米,看著肉裡包裹的玉米粒:“娘,玉米也能包餃子啊?”
二娃三娃也奇怪:“娘,我第一次吃有玉米的餃子。”
“之前娘過年包的是肉和韭菜的,不過,奶奶也不怎麼讓我們吃,我吃的是雞蛋韭菜的!”
吃餃子這個事情不僅僅對於蕭敬年的童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是對於小月兒幾個小孩子,沒離開蕭家的時候,也是不能自由吃的。
甚至,肉餡的只能張小翠和蕭父還有她疼的蕭老大家的兒子,蕭老三家的兒子能吃,至於女兒,那和溫柳的幾個孩子一樣,不能吃肉的。
溫柳看著二娃三娃這會提起來已經不委屈了,這半年,變化還挺大的。
幾個小孩子和溫柳更愛吃玉米豬肉的,蕭敬年則是更愛豬肉大蔥的,一個人吃了兩大碗。
吃飽喝足坐在院子裡休息一會,逗著要學話的小星兒:“寶貝,叫媽媽?”
小星兒張著嘴,咿咿呀呀的說不成調調。
小月兒幾個上前逗一逗她,她咯咯的笑,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
等餵了小星兒喝奶,把尿,拉粑粑,然後再讓蕭敬年抱著她哄睡著,溫柳便招呼著全家人一起學習。
這個時代除了大城市裡的孩子,是沒有條件學習英語的,溫柳上輩子上學的時候,一直到初中才開英語課,轉到大城市上學的時候,她的英語口音還帶著鄉音,還是後來上大學她用了將近一年才糾正過來。
溫柳這會就著重的教幾個孩子的英語,外加蕭敬年,有著他在旁邊對比,幾個孩子也學的認真。
一直到快十點,溫柳才安排讓幾個孩子睡覺。
她出去泡個澡,剛到院子裡,聽到寂靜的深夜裡一聲喊叫,與此同時還伴隨著咒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