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多年不見,賈政竟然能看得這麼通透,思考得這麼長遠,也讓林如海很是吃驚。
賈政書信中言辭懇切,首先讓林如海放寬心將玉兒送到京城,他與賈母都會善待玉兒。其次就是囑咐林如海切切保養自己身體,放下憂慮,對世事看開些。
“你以為自己可以放心向賈家託孤,卻不知道賈家如今也是內憂外患。你若走了,日後賈家又遭了難,外甥女可怎麼辦呢?”賈政在信中這樣寫,的確說進了林如海的心裡。
賈家的富貴長久不了,林如海早就看了出來。只是他作為女婿,離得也遠,說的話沒人聽。
信中賈政還詳細分析了自己對於四大家族命運的看法,又簡略提了幾句皇帝的態度。
林如海科舉出身,為官多年,仍是不改文人風骨。他生來就心思細膩,偏好自省,這一點也遺傳到了林黛玉身上。聖上欽點他做巡鹽禦史時,林如海就猜到了聖上這是有意弱化四大家族在朝中的勢力。
林如海作為賈家的姻親,雖然看起來是升了官,只是官位高了,如履薄冰,前途更是艱險。且他沒有後嗣,與林家族人來往也少,來往親密的只有賈家。聖上這是把他與賈家劃到了一起。
他細細摩挲著信,很高興二內兄如今能如此清醒地思考家族命運。
眼睛看向快要燃盡的紅燭,他又想到自身,忽然沒有那麼心存死志了。
黛玉啟程那天,揚州下著雨。秋天的雨細細密密,下起來便不知什麼時候結束。
林如海牽著黛玉,為二人打著傘。
渡口,一應行李,僕人早已上了船。賈璉見林如海只是牽著黛玉,遲遲不吩咐啟程,有些不滿與焦急。天氣這樣不好,又浪費時間,不知道能不能按時趕到驛站。
林如海蹲下身子,為黛玉緊了緊披風,摸摸她頭,輕笑道“玉兒放心去吧,別擔心父親。”
黛玉哭著抱住父親,眼淚再也止不住,不忍與父親分離。
“父親要常常寄信給我。”黛玉哽咽道。
林如海鄭重點了頭。
賈璉來時悠閑,返程時卻緊張了起來。只因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求官心切,日日來賈璉的船艙,詢問何時能到京城。
賈璉老是被他監督著,也沒有辦法去尋歡作樂,只好加快行程,凡不必停留的館驛都沒有停留。如此下來,二十天就到了京城。
賈府那邊早幾天前就派了管家僕人日日等著,以防他們早到了。
因為賈母特意吩咐過,王熙鳳就派了管家周瑞夫婦親來迎接。
下了船,林黛玉坐上轎子被周瑞夫婦與僕人們接走。賈璉帶著賈雨村,兩人騎了馬,先走一步,去見賈政。
到了賈府,賈璉去了賈母那裡回訊息。
賈雨村在外書房等著賈政。這是平時賈政與清客相公們議事的地方,只是賈政後來遣散了清客相公們,辦公也常在院子裡的小書房,這裡也就空置了。
賈雨村茶已喝了三杯,還不見賈政,心裡焦灼,忍不住起身在屋裡踱步。
“先生請坐”賈政匆匆進來,走到賈雨村跟前笑道“我來遲了。”
賈雨村行過禮,客套一番後,拿出了林如海寫的表薦書信,遞給了賈政。
賈政早就知道會有此事。他拿過書信,認真看過一遍,神色卻有幾分為難。
賈雨村瞬間心慌,感覺這一個月來的美夢算是白做了。
“先生莫急”賈政安撫道“我只是一時想不到哪裡有空缺的要職,又怕職位太低,配不上先生的才華。”
賈雨村略略放了心,回道“學生不拘什麼職位,都聽大人的。”言語中很是恭敬。
“那麼這幾日先生在京城住下來,我替先生在吏部留了名帖,預備著複職侯缺。想我榮國府親自去辦,吏部若有了好差事,肯定第一個想到先生。”賈政緩緩說道,神色十分誠懇。
“那麼就謝過大人了,事若辦成,賈雨村來日必定結草銜環,回報大人知遇之恩。”賈雨村神色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