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鈞天計劃 (第1/3頁)

實際上,如果不考慮那個直徑需要達到600m、以至於大機率無法做成完整圓環的空間站本體,單就位於其中間部分的供能模組來說的話,常浩南現在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整個計劃中的風險除去中子遮蔽層的可靠性以外,全都集中在航天發射那部分。

也就是把核反應堆電源安全準確地送到預定的拉格朗日L4點上。

再然後的事情,反而沒那麼多麻煩。

退一萬步講,就算堆芯喚醒失敗或者氣體冷卻失控,也可以直接讓推進器把整個電源組推到深空,反正不至於影響到地球。

大機率也不會有什麼外星人跳出來譴責他“汙染宇宙環境”。

只不過,為了廣大同行考慮,常浩南還是需要提前給首長們打些預防針。

這才有了剛才那一番話——

近幾十年來,或者上溯到更長遠一些,自從近代以來,華夏始終都在扮演一個追趕者的角色。

後發國家當然有後發國家的難處,但沿著已經被證明可行的道路向前,或者在此基礎上做出一些有限的突破,無論在技術還是心理層面上,總歸是風險比較小的。

事到如今,摸著石頭過河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行事風格。

就連開題報告和學術論文等材料的標準格式當中,都包括一項必不可缺的“國外研究情況”。

甚至連常浩南本人提交的立項申請都不能免俗。

低風險,當然是好事。

不過低風險也有另一面,就是保守。

在過去,這種保守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只不過,隨著華夏在科技領域的地位逐漸從追趕者轉為開拓者,相應的心態也需要及時做出改變。

站在眼下2009年的視角來看,這個擔憂或許有些為時過早。

畢竟常浩南的學術地位擺著,總有辦法搞到自己需要的研究資源。

但華夏這些年來的技術進步絕非他一人之功,未來的開拓探索也仍然需要整個國家的科研體系共同發力。

而任何政策都有其慣性,如果等到問題大面積爆發再做調整,很可能就會錯過一段重要的視窗期。

早做準備才是正道。

“不再有石頭可以摸著過河了……”

坐在正中間的首長低聲重複了一遍,接著有些凝重地繼續道:

“單從技術上講,浩南同志說的倒是沒錯,但這句話的分量,可不完全體現在技術上……”

雖然他的視線仍然盯著前面幕布上的PPT,不過從語氣來看,這句話顯然不是對常浩南說的。

後者當然也清楚,這涉及到大政方針的底層邏輯,所以自己最多隻能起到一個引子的作用。

再往深的部分,那就不是他能夠插手的了。

所以只是靜靜地等著下文。

“在科學技術領域,或許是應該允許比過去更激進一些的探索,但明面上的說法最好還是不要做出大的變動……”

很快有人提議道。

“可如果不做變動,要如何體現出我們的決心?”

另一個聲音顯然有其它看法:

最新小說: 我竟然奪舍了域外天魔 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全球領主:開局成為沙漠領主 高天之上 昭昭我心 開局贅入深淵 全球輪迴:我的身份有問題 災變時代的熊 叮,恐怖速遞請查收 怪談模擬器 末日畸變:開局活吞眼鏡王蛇 狂傲為仙 從瑞克和莫蒂開始的次元之旅 兇萌萌的星際元帥是團傲嬌毛絨絨 元宇之決 我靠搓丸子成為星際首富 全民融靈:開局融合炎帝之靈 我的魅力只對壞女人有效 攤牌了,我就是一條龍 我造的機甲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