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如何,顯然沒有任何場合可以直接承受這樣離譜的高溫,況且除了溫度以外,聚變反應的發生還需要粒子的密度和約束時間達到一定要求,這些都不是像裂變反應那樣搞個水池就能輕易滿足的條件。
在宇宙當中,質量和密度足夠大的恆星可以透過其強大的引力來約束等離子體,提供維持聚變反應的條件,但對於人類來說,哪怕把太陽系中其他幾個行星給挖空,也無法積累如此大量的物質。
所以只能透過慣性或是磁場約束高能粒子的活動範圍,相當於用一個空前強大的保溫層把溫度給隔絕在一個相對狹窄的區間之內,使得聚變反應可以在一個物理意義上的容器內發生。
因此,當聽到“磁場控制”這個關鍵詞之後,想到環形真空室磁線圈約束裝置,也就是託卡馬克,是相當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同樣不出所料地,韓陳峰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
過了好一陣子之後,他才勉強回過味來:
“常院士……您也有志於聚變能應用領域的研究?”
問完之後,又後知後覺地覺得好像不太合適,於是準備找補一下:
“我的意思是,華夏環流器二號今年已經在廬州開始試執行,如果您對可控核聚變有興趣,不是應該早就跟那邊合作過……”
眼見著對方比自己想的都長遠,常浩南不由得啞然失笑:
“我想,任何一個與物理有關的技術人員,多少都會有一個跟聚變應用有關的夢想……我當然也不能免俗。”
他解釋道:
“但飛機表面的等離子體鞘套無論能量、體積還是密度都遠不能跟核聚變相提並論……比如只需要大約100V的電壓和小於0.1T的磁場就可以可有效改變距離表面4cm處的等離子體電子密度,而這個數值在託卡馬克裡面恐怕連輔助裝置的磁場都不如……”
直到這時,韓陳峰才終於反應過來,常浩南的意思只是這項技術跟磁約束技術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而非現在就要轉頭去搞聚變研究。
一時間不免有些尷尬。
好在他還沒忘了自己本次過來的關鍵目的,於是藉著常浩南剛才的解釋順勢詢問道:
“常院士,我之前從劉總那裡看到過您的方案……但是始終沒想明白,您到底是透過何種方式,才計算出這樣精確的結果?”
“另外就是……”
韓陳峰的老臉有些發紅,但或許是此生僅有的機會擺在面前,容不得他瞻前顧後太多。
因此,稍作猶豫之後,他還是繼續道:
“說句略有些自誇的話,我們240所在等離子體源研製,還有電子密度測量和實驗驗證方面也算是走在國內前列,同時還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再加上現在又跟606所建立了常態化的合作關係,如果您後面的研究有相關需要,我們願意提供能力範圍內的一切幫助……”
240所在一開始成立時的目的,只是保障華夏鈾礦資源的勘探和開發,主要研究領域與其說是核物理倒不如說是地質學。
不過,後來隨著時代變化,也逐漸增加了核能利用和粒子物理相關的研究內容。
所以韓陳峰說自己有研究基礎,倒也不算強行往臉上貼金。
但後面那個“願意提供幫助”的表態,就完全是為了好聽才使用的說法了。
實際意思兩個人心裡都門清——
大佬,大佬,帶帶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