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來剛才的這番表態,其實是上級在本次任務開始之前就已經研究決定的。
共軌式反衛星武器的性質過於敏感,現在正是萬眾矚目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要是等個幾年熱度過去,難保美國人不會來一手歲月史書。
而如果這個專案一直作為半開放狀態處於活躍之中,那就可以時不時往裡面增加一些內容,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整個紀錄片什麼的敲打一下nasa。
至少可以提高對方顛倒黑白的難度。
本來是準備跟費用核算清單一起,後續釋出到國家航天局的官網上。
但既然現場正好有人提問,那倒不如大大方方說出來。
反而還能再蹭一波大熱度。
而在出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下一個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
結果現在,航空動力集團已經能和斯奈克瑪,乃至於羅羅這樣的老巨頭平起平坐。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小^說?。
“當然,本次任務確實增加了華夏與世界各國航天機構的互信程度,也打破了部分國家希望孤立華夏航天產業的惡意企圖……實際上,我們始終對國際合作保持著積極正面的態度,也願意在未來的空間站建設和月球探索活動中看到更多友好國家的加入……”
只要購買一份,那無論在衛星入軌以及未來的全壽命工作過程中產生了任何的高危空間碎片,華夏方面都會代為負責清理。
這個回答,相當有水平。
實際上,常浩南之前就提出過一個類似,但更加瘋狂的設想。
1996年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華夏將會在未來10年內成為足以影響世界航空製造業格局的勝負手,那高低都得被當成是瘋了。
“但非常抱歉,這份名單實在太長,而且還處在整理過程當中,很難由我一個人在現場公佈出來……不過也煩請各位稍安勿躁,最晚後天中午,這份致謝列表也會在國家航天局的官網上向全世界公佈……”
儘管時間已到深夜,但這場連軸轉的記者招待會仍然又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
當然從好的方面考慮,這也說明在本次風波過後,已經開始有人下意識地把華夏航天的影響力列入到t1的範疇。
雖然國際空間站的威脅被解除確實是大好事,但對於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來說,不整出點其它事來真的是渾身難受。
不僅留了一天半的時間作為緩衝,還相當於給美國人送去了一個資訊——
有那麼點太空贖罪券的意思。
太和諧了。
隨後的幾個問題,都相對中規中矩。
畢竟涉及到國際規則的制訂問題,很多事情就不是他這個航天局局長能拍板的了。
相比於剛才那個新加坡女記者,這位的提問雖然沒什麼攻擊性,但反而更加敏感。
只可惜後來還是因為可行性比較低、恐怕連歐洲人和俄國人都不會接受,所以最終沒有被擺在檯面上討論……
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好像仍然差點什麼。
“從太空漁船任務的執行情況中可以看出,國際航天合作已經產生了全新的局面,比如歐洲航天局第一次在官方層面上與貴方展開資訊交流與合作……請問這是否會影響到華夏未來的航天發展計劃?”
畢竟,稍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經過這樣一輪折騰,世界航天產業的發展格局即便不說是出現大規模洗牌,至少也會發生明顯的格局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