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幕布上面的標題,在場眾人突出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
無論是搞脈衝鐳射,還是連續鐳射方向的,都可以說是結結實實地被常浩南給擺了一道。
尤其侯院士,更是有一種一拳打空,然後把腰給閃了的感覺。
好在雖然過程曲折了點,但結果還是比較樂觀的。
心理準備白做了不要緊。
物理上的準備沒白做,總歸是好事。
侯詢做了幾個深呼吸,試圖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剛剛漲紅的臉色也逐漸恢復如常。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臉色不那麼好看的。
他們跟侯詢的情況相反,本來抱著巨大期待來到京城,但最後卻大失所望。
但偏偏又說不出什麼來——
這個專案明擺著跟軍工密切相關,在正式開始之前對外保密是很正常的操作。
而且,人家其實根本也沒說過自己具體要搞什麼技術路線。
只是常浩南之前發的那篇nature影響力確實不小,所以被派過來的人按照學術慣例,猜測他要沿著論文裡的思路繼續搞連續鐳射罷了。
擅自期待擅自破防了屬於是。
不過,破防歸破防。
要說為此有多麼激烈的反應……
那倒也不至於。
一來,主持專案的常浩南和現場影響力最大的侯詢院士二人已經達成了一致,其他人無論出自什麼理由,也不太有同時跟這兩個人作對的底氣。
再有就是,正如之前常浩南所說,華夏在鐳射加工這塊的積累相當薄弱。
除了鎬京光機所以外,其它單位對此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淺嘗輒止的程度上,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有限。
沉沒成本不高。
所以最多也就是覺得有點可惜。
不會有侯詢之前那種“奮鬥半生的工作被人從原理上否定了”的挫敗感。
總之,在一段小小的插曲過後,會議還是很快回到了正軌上。
一名來自應用光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猶豫片刻之後,舉起了手:
“常教授,我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您發在nature上的那篇論文的資料……”
對方有些支支吾吾。
顯然,這個問題有些敏感,不好過問得於直白。
一個不小心就就有可能被認為是在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