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PY交易結束之後,顏永年的兩個得意門生就這樣被“分配”給了常浩南。
當然,從1996年開始,畢業生包分配這個制度就逐漸開始取消了,哪怕在此之前,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因為不滿足於分配工作的待遇或者工作地點而選擇跳出分配,自行聯絡工作單位。
畢竟現在不是二十多年後。
90年代這會,研究生乃至本科生,在就業市場上都還是比較吃香的。
不過常浩南這邊的情況顯然不太一樣。
無論是火炬集團,還是跟京航共同成立的校企聯合實驗室,都屬於瞎眼可見的有前途。
常浩南擺擺手,一副隨意的樣子。
是一個坦克模型。
“林工當時跟我說,多虧了在咱們專案組歷練的那段時間,他們才能及時拿出滿足部隊設計指標的全新底盤,否則啊……恐怕得拿中間技術狀態的工程樣車上閱兵去湊數了……”
“嗐……都是虛名……”
顯然,這並不是那種研究機構跟模型廠家合作推出的文創產品,而是負責生產99主戰坦克的一機廠自己搓出來的。
似乎確實有個人,在半個小時前把人家已經培養好的關門弟子給打包帶走了……
“那個……常總啊。”
本來常浩南是準備把他擢升到專案領導團隊裡面的,但對方考慮到參與模鍛壓機專案的同時還要負責本單位的重型裝備研發,因此沒有答應。
顏永年說著指了指常浩南手中的模型。
“您這是想把我也給一併挖走?”
但是細看之下,才發現這個底盤甚至已經有了點大改之後99A底盤的味道。
被他這麼一提醒,後者才發現,這個模型的底盤相比於炮塔而言,確實厚實得有些不太協調。
這事常浩南心裡還是很有把握的,否則他過年那會也不會直接邀請父母過來。
好在這時候倆人也走到了顏永年的宿舍。
而且聽對方的語氣,應該也不會真的選擇離開青華大學。
“對了,常總,還有個事我差點給忘了。”
“咱們這個重型模鍛壓機,雖然不能直接算是軍用裝備,但可以生產很多軍用裝備……而且無論是最開始掛在北方所,還是現在的裝備工業司,也都是科工委序列裡的專案……”
在常浩南之後,後者就沒有再收過新的博士生。
哪怕他兩輩子都是研究飛機出身,但是男人嘛,怎麼可能不喜歡堅甲利炮呢?
“不過現在麼……我本來都已經準備退休了,等模鍛壓機這邊忙完之後,我再培養一批關門弟子出來,也該把位置讓給年輕人了……”
顏永年的歲數不小,但是在職業生涯的前半段並未擔任教職,因此在學生的規模上跟同齡同級別的教授相比要小上不少。
“顏教授的關門弟子現在還沒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