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浩南身處蓉城,正緊鑼密鼓地準備對十號工程的設計進行升級時。
瓊省,陵水機場。
一架幾乎是嶄新的加長型伊爾76MF運輸機出現在圍牆外面的半空中,以接近俯衝的姿態對準跑道下降高度,幾乎直到觸地前的最後一刻才把機頭拉起,讓主起落架精準地砸在跑道中央位置。
很快,飛機在跑道長度大約三分之二的位置慢慢停穩。
一切看似都再平常不過。
但駕駛艙裡面的機長程雲峰還是撇了撇嘴,顯然對自己的這次降落不太滿意。
相比於老型號上D30KP2發動機上經典的蚌殼式反推,全新PS90A76發動機的格柵式反推效率更高。
習慣了過去伊爾76TD降落方式的飛行員很容易錯誤估計降落所需的跑道長度。
就比如剛才,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把飛機停在跑道末端的滑行道入口前面。
當然,陵水機場有足夠長的跑道,哪怕接地位置並不精確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但作為一架軍用運輸機的飛行員,總要給自己提高一些難度。
萬一下面是一條被戰火破壞了一半的跑道呢?
程雲峰一邊在腦海中覆盤著這次並不完美的降落,一邊撥動開關,開啟了飛機尾部氣密艙門和尾門。
四扇式尾門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同時開啟,稍後,從裡面陸續走出來二十幾個穿著統一樣式工裝的人。
緊接著,一輛平板手推車沿著跳板坡道被推了出來。
上面結結實實地固定著一個包裹著紅白條紋編織布的修長圓柱形物體。
原本這麼點人和貨物,是沒必要動用一架伊爾76這麼大的運輸機執行任務的。
但是隨著去年下半年,一批新的伊爾76到貨,空軍運輸航空兵也需要讓新改裝的飛行員們適應數量越來越多的戰略運輸機。
那反正都是要飛,與其空著飛,不如執行一些難度較低好上手的任務。
就當是以賽代練了。
幾臺運輸和通勤車輛這時候也迅速圍攏到跑道上,開始從機艙裡面搬運其它未被卸下來的物資。
與此同時,一名軍銜較高的軍官從一輛帶著硬頂的獵豹越野車的副駕駛位置下來,向對方為首兩人敬了個禮。
“歡迎電子科技集團的同志們!”
在今年三月那一輪波及巨大的機構調整中,原來的電子工業部被撤銷,與郵電部共同重組為資訊產業部。
原電子工業部的研究機構,也跟隨軍工系統的集團化改制,相比原來的時間線提前幾年組建了電子科技集團。
算是常浩南帶來的諸多影響中不大不小的一個。
而剛剛從運輸機上面下來的,自然就是電科14所的工程師們。
“您就是唐司令吧?久仰大名了。”
帶隊的徐洋和郭林都不是軍人,於是只能分別跟面前的唐一平握個手。
在去年的築堤行動結束之後,後者作為親自架機參與其中的一線指揮官,順理成章地獲得了晉升,成為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
不過因為年齡還沒有到停飛標準,所以他平時仍然常駐在陵水機場,跟原先一樣參與航空兵訓練。
這個時候,郭林趕緊接上了徐洋的話頭,以免出現尷尬的冷場:
“去年您帶隊執行的任務,給我們電子科技系統帶回來了極其寶貴的實戰資料,對未來新技術裝備的開發意義重大,這次來之前,我們集團領導還特地囑咐,要當面對您表達感謝。”
雖然官方層面對於築堤行動的宣傳很少,甚至有些諱莫如深那意思,但電科集團畢竟深度參與了任務的裝置保障工作,所以還是知道不少細節的。
至於這個感謝麼……當然不完全是因為郭林所說的原因。
實際上電科集團更想要感謝的,是運8J警戒機在那次任務中不盡人意的表現。
當時搜水2000MS雷達甚至有被英國方面開後門干擾的跡象,從而間接促使高層決定在圓環工程之外搞一個用作備份的自研預警機以防萬一,也就是目前基本已經進入樣機生產階段的空警200專案。
但這種事又不好明著講,只好換個比較冠冕堂皇的名義。
“哪裡哪裡,應該是我們感謝你們軍工系統的同志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