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達完這個命令之後,羅章明略有些擔心地看了一眼端坐在旁邊的楊書玉。
掛實彈起飛,而且是在非領海區域。
其實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只見後者正垂眸看著面前的海圖,並沒有阻攔旁邊的參謀軍官去把指令發下去的動作,這才鬆了口氣。
直到一系列指令和回令告一段落,楊書玉才開口問道:
“同時掛兩發彈,執行任務的時間會不會受到影響?”
“還有,如果最終能夠抓住對方,你準備怎麼處理?”
作為已經脫離一線指揮崗位有些年頭的高階指揮員,他需要非常準確地拿捏艦艇的指揮權。
既不能過度干涉艦長作為專業人員的指揮排程,也不能過於粗暴地干涉,影響到艦長在艦上指戰員心中的權威性。
但與此同時,又要作為定海神針,保證事態處在可控範圍內。
面對海軍副司令的問題,以及不明身份外軍潛艇給予的壓力,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羅章明做了個深呼吸:
“根據之前航空部門給出的經驗,新型直升機在兩雷加吊放聲吶的標準掛載下,不會對手冊上的基礎飛行效能產生影響,也可以保證在50海里的作戰半徑下,完成一個標準的搜潛攻潛流程。”
實際上,這些資料他之前就聽航空部門的人說起來過。
但過去華夏海軍的裝備,實際效能相比紙面總要打些折扣。
所以一直都沒敢把效能榨得過於極限。
直到剛剛那一瞬間,讓他突然有了自信。
於是按照技術手冊的標準,選擇了多掛一枚實彈,以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局面。
“至於如果找到對方要怎麼辦……”
羅章明稍微遲疑了一下,然後堅定地回答道:
“這裡雖然不是領海,但也是我們的專屬經濟區,不管怎麼說,潛艇在下潛狀態下跑到我們預先劃定的演習區域,就是赤裸裸的挑釁,所以,我認為至少要把對方給逼出水面不可!”
飛行甲板上,在剛才第一架直升機起飛之後,為了以防萬一,第二架9696號機就已經開始進行起飛準備。
現在接到艦長的新命令以後,也只需要再掛上一枚A224魚雷實彈即可。
這種魚雷是80年代末從義大利進口,用於填補魚7魚雷服役之前的空缺,總共只有40枚,非常寶貴。
“友機位置正在本艦前進方向,距離20海里,需要你機迅速前往支援。”
三名機組成員的無線電裝置中傳來了飛行指揮員的聲音:
“我再強調一遍,這次不是演習,沒有預案,也沒有預定海域範圍,把你們的看家本事拿出來,無論如何不能讓目標跑了!”
“是!”
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幾分鐘後,直升機騰空而起,飛速向兩艘軍艦航行的方向飛去。
……
與此同時,大約20海里外的水面之下。
SS588冬潮號潛艇的艇長,二等海佐早川洋二在指揮艙內,雙眼緊盯著面前ZQQ5B數字聲吶系統的顯控屏。
相比於老式的,只能由聲吶操作員耳朵來發現和分析目標的聲吶來說,最新的數字化聲吶可以像雷達那樣,更加直觀地展示水聲裝置捕捉到的環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