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個時代,太缺少正確的方向引導了。
至於報道的內容,有杜義山參與把關,常浩南反而並不很擔心:
“還是老師您考慮的周全,能這樣的話那自然是最穩妥的。”
聊到這裡,前者又在電話裡透露了一個小秘密:
“也正是考慮到你的情況特殊,所以個人事蹟介紹播出的順序,當然也包括之前頒獎典禮時候你們的出場順序,才特地安排成了按照姓氏筆畫,而不是按照獎章編號,這樣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你排在最後出來,給節目製作方和當時的主持人多一些緩衝的時間。”
能為了常浩南一個人而特地做出這些修改,顯然也是說明了他所受到的重視。
稍稍停頓了一下之後,杜義山又繼續道:
“另外,因為會涉及到你們你們幾個人的個人經歷,所以後面應該還會有一個簡短的一對一訪,你看看最近這兩天什麼時候有空?”
“這兩天我應該都會在家,所以隨時找我都可以,配合他們的工作時間就好。”
一般來說,常浩南不太喜歡參與這些事情。
不過這也要分情況。
央視的專訪,該上還是得上的……
這不僅僅是在給自己爭取榮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到建設他的影響力,以及話語權。
最簡單的例子,如今的常浩南已經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裝備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的路線。
但如果要是擱在一年之前,他剛重生過來的時候,怎麼可能會有人在意一個普通大學生是如何指點江山的?
連建言獻策的渠道都不可能有,就更別提產生什麼影響了。
唯有透過完成一個個專案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後,他的意見才能算是具備了真正的價值。
而個人榮譽的累積和地位的提高,也具有基本類似的效果。
“這樣的話,趕早不趕晚,我讓那邊的記者下午就過來找你好了,這樣萬一後面還需要做什麼修改的話,留出來的時間也充分些,你記得聽電話,等對方到了我再聯絡你……”
在跟杜義山敲定了後續宣傳上的一些事情之後,常浩南第二個聯絡的自然是唐林天。
後者要說的事情和杜義山倒是沒什麼太大區別,因此在得知採訪的事情已經安排好之後,便只是簡單地聊了幾句,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隨後便是那幾個常浩南沒有記過的號碼。
這個年代還沒有各種猖獗的電話詐騙,因此回撥陌生號碼一般不會帶來什麼問題。
第一個電話,從區號上看來自京城本地。
電話接通,對方直接自報身份,表示自己是航空工業第一招待所。
這讓常浩南直接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應該是出差參加昨天晚上的儀式的人打給自己的。
在報上自己的名字之後,電話那頭用一副瞭然的語氣讓他稍等一會,顯然打電話的人對於自己的回電早有準備。
幾分鐘後,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小常,昨天儀式上表現的很好,當真是給我們航空人長臉,給整個華夏提氣!”
雖然這個年代的通話質量比較一般,聲音訊號損失很大,但常浩南還是馬上聽了出來。
是楊奉畑。
“楊總謬讚了,我當時臨場能想到那些,也是得益於在參加八三工程過程中的一些感想,說到底,還是得感謝您,還有眾位前輩給我提供了足夠好的機會和平臺,包括我這次能夠拿獎,也還是仰仗了諸位前輩和同事。”
這種私下對話,本就不是裝逼和說場面話的時候。
常浩南對於楊奉畑的感謝,倒也是發自內心的。
在昨天參加儀式的時候,常浩南在一張表上面看到了幾個人在競爭獎章過程中的相關情況。
而在他的推薦單位一欄裡面,填的是: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主)京城航空航天大學(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