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康又操縱飛機保持在目標前方飛行,但區區6.5噸的加力推力又實在難以對一架波音707平臺的飛機造成有效干擾。
相對應地,那架E8C的駕駛艙裡,氣氛就要輕鬆很多。
林康為了干擾飛行而做出的動作他們當然並不陌生,在1991年以前,兩個人在東歐上空面對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
只不過那個時候,情況要激烈得多。
甚至有一次,機長艾伯特中校駕駛的一架RC135在蘇27的近距離干擾下,右側兩個發動機全部空中停車。
那是1988年,整個機組只差最後300米就要命殞當場。
“看看這架小飛機,它好像在和我們友好地打招呼。”
副駕駛看著面前不遠處那架和米格21很像的戰鬥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那我們似乎應該回禮以示友好?”
艾伯特輕輕左右轉動了一下手中的駕駛盤,做出了一個晃動機翼的動作。
駕駛艙裡的三個人一起爆發出了一陣快活的笑聲。
“我想那個飛行員一定接收到了我們的善意。”後面的飛行工程師說道。
殲7駕駛艙中的林康透過後視鏡看到後面的飛機挑釁性地晃了晃自己的機翼。
150噸的飛機做出的這個動作自然稱不上靈敏,但毫無疑問是要表示自己的飛行姿態盡在掌握,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彷彿在嘲笑前面那架不自量力的小飛機一般。
“艹……”
饒是林康從小教養良好,見到這一幕也不由得低聲爆了個粗口。
他伸手摸向了空中緊急放油的開關。
大量航空煤油被集中釋放出來時,會給後面的飛機帶來一種被尿呲中的感覺,除了心理上的影響之外,還會干擾飛行員的視線。
在撥動開關之前,林康習慣性地看了看飛機的油量表。
與此同時,電臺裡面再一次傳來了師長的聲音。
“雄鷹,報告剩餘燃油量。”
“呼——”
林康不甘心地撥出了一口濁氣。
“剩餘40%。”
作為一架輕型戰鬥機,殲7HH的燃油量一直是個巨大的問題。
殲7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8.5噸左右。
在帶副油箱的轉場狀態下,理想航程還不到1400公里。
作為對比,蘇27光是機內燃油就能帶將近9噸,比殲7整架飛機都重。
再除去從機場到任務空域的距離,以及考慮到開加力飛行時極高的燃油消耗。
實在已經沒有足夠的燃油去給林康用來揮霍了。
甚至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再過十來分鐘,他們就必須得返航。
顯然後面的那架偵察機是看出了這一點,才表現的完全不著急。
“準備返航,會有空軍兄弟部隊的兩架飛機接替你們。”
師長的聲音同樣充滿了不甘心——
空軍起飛的一樣是兩架殲7,也一樣會遇到跟林康和陳海勝一樣的問題。
面對著明顯不懷好意,就在家門口不遠處遊蕩的偵察機,他們毫無辦法。
但不甘心,又能怎麼樣呢?
飛機的效能不會因為飛行員的主觀能動性就發生變化。
殲7,無論如何都已經撐不起華夏這樣一個泱泱大國的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