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
在閻忠誠揮了揮手示意繼續開工之後,圍在他身邊的人終於散開回到了自己的工作位置上。
隨後他站在原地休息了差不多半分鐘時間,才總算從剛剛的供血不足中恢復過來。
“呼——”
閻忠誠長長地撥出了一口氣,然後端起旁邊的保溫杯狠狠地灌了一口濃茶,便準備也跟著手下一起投入下一階段的工作。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
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人影從辦公室外面徑直衝了進來。
“我找到了!”
剛剛緩過勁來的閻忠誠腦子腦子轉的還有點慢,站在原地愣了幾秒鐘才意識到這個正揮舞著幾張紙的人是常浩南。
正在埋頭工作的其他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個聲音吸引得紛紛回了頭。
“你找到了什麼?”
常浩南喘了兩口氣,才把手中的計算結果遞給了桌旁的閻忠誠:
“我計算出來了理論上最早出現流動分離的位置,在高壓壓氣機二級轉子的葉片上!”
!!!
聽到這句話之後,屋子裡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摸不著頭腦——
常浩南剛才並沒有跟他們在一起,也沒有拿走發動機相關的試飛資料,完全沒有進行喘振分析的條件啊?
“算出來?”
還是閻忠誠的反應最快,趕緊接過常浩南手中的幾張紙,重新戴上了剛剛摘掉的眼鏡。
然而他只是看到了第一頁,就露出了驚愕失色的表情。
“你……你把這次喘振故障發生的過程給正向模擬出來了?”
“是的。”常浩南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
“根據我的計算,在事故發生時,高壓壓氣機的二級轉子葉片率先發生了流動分離,然後迅速波及到整個高壓壓氣機,並誘發了後面燃燒室和渦輪中氣流的軸向低頻振盪,最後影響到前面的低壓壓氣機部分。”
閻忠誠沒有回答,只是低頭繼續看著手中的計算結果。
紙上的這些東西,他當然是能看懂的。
或者說,如果不是有常浩南這樣一個開著掛的妖孽的話,閻忠誠應該是目前這個時間點上,整個華夏對渦輪發動機效能數字模擬技術瞭解最深的人。
沒有之一。
十幾年前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做的正是這個方向的研究。
他甚至還跟自己的導師一同開發過一個模組化的渦輪發動機穩態與瞬態效能模擬工具,在當年處於絕對的頂尖水平,甚至被一些研究機構一路進行版本更新用到了今天。
但80年代初的國內,在這方面根本沒有半點基礎,因此閻忠誠回到國內之後,還是接手了606所總體設計方面的工作,並沒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繼續探索下去。
或者說,他之所以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回國,也正是因為對方看準了他最大的本事在當時華夏根本無從施展。
所以才沒有進行過多阻攔。
等到90年代中期總算具備一些條件的時候,閻忠誠已經十幾年沒再接觸過相關技術,再想撿起來幾乎相當於要從頭來過了。
儘管如此,他的知識基礎終歸還是在的。
因此當閻忠誠看到常浩南的模擬模擬計算思路時,曾經刻在DNA裡面的東西被瞬間激發了出來。
簡單地說,他帶著606所的工程師進行的這一整夜工作,屬於在已知故障表象的情況下倒推分析故障發生時的工況。
而常浩南的模擬,則是透過飛機的飛行工況和發動機的結構,正向計算出從正常工作狀態到喘振狀態的這個過程中,壓氣機中最“最弱的部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