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那是一個進機房還要穿鞋套的年代,計算機可是個新鮮玩意,學生的私人電腦當然是幾乎不存在的,就連學校的機房,除非獲得學院或者更高階的審批,否則也只能靠著學生證每天用最多一個小時而已。
此時常浩南就坐在一臺不知道什麼品牌的電腦前面,看著顯示器上面熟悉而又陌生的畫面。
經典流體力學計算軟體Fluent,並且相對於1996年來說算是比較新的版本。
最古老的fluent只是個偏微分方程求解器,本身甚至沒有網格劃分功能,那樣的話工作量還要再多上幾倍不止。
雖然常浩南有了系統buff可以做到行雲流水的操作,但是1996年的電腦本身實在是做不到行雲流水的反應,而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時間。
不過即便如此,三維建模過程也還是需要額外的軟體來完成,比如達索公司的CATIA。
“這下真的是爺青回了,雙重意義上的。”
常浩南看著眼前的CRT顯示器、軌跡球滑鼠和win95介面暗想道。
“浩南,你什麼時候學會的這些東西?”站在常浩南身後的吳懿範眼神中帶著好奇。
他關心的當然不是常浩南正在進行的模擬建模工作本身,而是後者對於電腦極為嫻熟的使用。他認識一個華夏人民大學的大佬,在大二的時候就透過電腦程式設計賺了二十多萬元,一度成為他心中的偶像。
“當然是在你去校外聯絡生意的時候。”常浩南頭也不回地說道。
而同樣在站在常浩南身後的張漫和周書萬則是已經幾乎驚掉了下巴,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相比於幾乎不怎麼對學業上心的吳懿範,他們兩個人可是知道對飛機這種複雜結構進行建模有多麼困難,哪怕只是把圖紙上早就畫好的東西給原樣轉移到電腦上面,對於一個生手來說也是天文數字般的工作量。
然而這一切在常浩南的手中卻是如此的舉重若輕,隨著他操作著鍵盤和滑鼠的手指翻飛,一架大三角翼常規佈局的戰鬥機模型逐漸出現在了電腦螢幕上。
等效機翼模型,完成
全機氣動模型,完成
中途機房管理老師過來提醒他們時間到了,害怕常浩南受到打擾的吳懿範果斷把自己的一個小時加在了這臺電腦上,隨後周書萬和張漫也陸續貢獻出了自己的學生證。
進氣道建模……
發動機建模……
“呼……”
在系統的“指導”下,常浩南幾乎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工作狀態,當他終於完成了所需要的建模工作時,才發現竟然已經過去幾個小時了。
“這就……結束了?”張漫有些目瞪口呆地看著面前的螢幕,雖然剛剛全程觀看了整個建模過程,但用四個小時的時間做出一個精細度如此之高的三維模型還是讓她有一種不真實感。
“嚴格來說當然沒有。”常浩南伸了個懶腰,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但是我們課程只要求進行氣動設計,所以機載裝置、內部結構之類的就不去管它了,反正我們知道這架飛機肯定是能飛起來的。”
“厲害啊,南哥,我覺得就算是咱們學院的教授,也沒幾個能比你更熟練的吧?”張漫絲毫沒有吝惜對於常浩南的讚美,而且對他的稱呼也已經出現了變化。
本來以為組裡面的大腿是周書萬,結果這個之前看上去有些瘋瘋癲癲的常浩南才是真正的隱藏大佬!
不,學神!
學神的瘋瘋癲癲怎麼能叫瘋瘋癲癲呢?那是常人不懂得神的想法罷了。
“如果只論模擬模擬這方面的話,那還真差不多。”
常浩南伸手摸了摸自己茂密的頭髮,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露出一個自信的微笑。他也不是吹著嘮,在這方面全世界都未必能找出比他更熟練的人。
“但我們之前說的是要算出這架飛機的效能?”吳懿範撓了撓頭,他雖然也看出了常浩南厲害,但實在是不想自己給自己上強度。
“當然,不過計算過程會比較耗費時間,所以我這次只算進氣道部分的效能,接下來只要對機體外流場採用有限體積法求解尤拉方程,進氣道內流場採用有限體積法求解NS方程,就可以獲得比較典型的進氣道效能資料了。”
常浩南一邊把模型檔案儲存起來,一邊開啟fluent準備進行下一步操作。
對於複雜外形的網格生成,可採用分割槽結構網格或整體非結構網格,分割槽結構網格計算效率高,但是網格生成自動化程度低,非結構網格的的特點則與之相反。
系統作為一個“科研導師”,自然是把這兩種技術全都教給了常浩南,但後者需要選擇其中一種輸出到面前的電腦上。
雖然96年的新版本軟體已經可以劃分網格,但功能還不是很完善,考慮到這個年代計算機的效能跟二十多年後相比還是小有差距,常浩南最終選擇了計算效率更高的前者。
“27號機,你們的上機時間又要到了,這次……”就在這個關鍵時候,機房老師的聲音再次從門口傳來,而這次他們已經沒有另一個學生證可以拿來用了。
“用我的吧。”
清冷的女聲從常浩南身後的一排響起,幾人回過頭,看到一個長髮披肩、身穿淡藍色連衣裙、戴著圓框眼鏡的高挑女生站了起來,把一張紅色封面的證件遞給了機房老師:“我這邊下機了,之後算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