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和兒子的重要性,天差地別。
讓卡羅爾成為女王,並且只給喬西一家的其他人封個空頭爵位,而不授予王位繼承權。
那麼完全就可以理解為,奧地利聯合王國只是為了感謝喬西這個奧地利裔美國人以及試圖拉近和美國的關係,從而立起來的一個象徵性的形象,並不具有實際意義。
尤其是這個國王,還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娃娃。
這種兒戲一般的模式,奧地利的王位既留在了卡恩家族的手裡,喬西本人,又不至於因此而受到美國方面的忌憚——甚至美國方面在知道後還會非常積極的促成這件事情,然後讓喬西以此為契機,給他更多的支援,以方便他去更深層次的去掌控奧地利。
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我當然知道這不是一件壞事兒,但是我總覺的這太瘋狂了……而且如果讓卡羅爾成為奧地利女王,那代表著她是不是要一直呆在奧地利?難道我們以後就住在奧地利了?”瑪格特仔細想想,自己的女兒直接跳過公主的階段,成為女王,還挺帶感的。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從此以後可能就不能離開奧地利,她就有點不樂意了,總不能他們一家子以後就在奧地利定居了吧?
雖然新天鵝堡很美麗,但是如果一直住的話,其實還是會覺得過於空曠的,尤其是當喬西不在的時候。
“當然不會,在卡羅爾成年,甚至直至她完成學業之前,她並不會離開我們,就是身邊會多一些照顧的人,並且每年會獲得一筆國會撥款的基金,在那之前,她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最多就是需要我們偶爾帶著她出席一些活動,其餘方面,並不會有太多的區別!”喬西搖了搖頭說道。
這也是卡爾·倫納和他商量好的,只有讓卡羅爾在美國長大,接受美國教育,才會讓美國方面更加相信,卡羅爾的存在,只會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
同時也便於拉近奧美之間的關係。
但如果真的確定了卡羅爾成為聯合王國的女王的話,那麼喬西以後私下肯定會對卡羅爾進行真正的帝王教育。
一個象徵?別鬧。
有喬西在,等卡羅爾成年,她這個女王必然是擁有實權的。
而且那時候,喬西相信奧地利必然已經擁有了和美國對抗的資本,自己也已經徹底轉入幕後了。
十幾年的時間,足夠喬西做太多太多的事情。
“好吧,既然你已經做出了決定!”喬西既然這麼說了,瑪格特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顧忌了,只要不是讓自己的孩子從小離開自己就好。
而且聰明的她,還從喬西剛才的話裡,也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
在卡羅爾成年以及完成學業之前,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那之後呢?
瑪格特忍不住多看了喬西幾眼——自己男人身上的秘密,似乎越來越多了。
於是乎,即將成立的奧地利聯合王國的王位,就這麼近乎兒戲的被定了下來。
不過王國的成立,現在還在籌備階段,真正的成立應該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所以也並不著急。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喬西和瑪格特的婚禮。
悠閒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轉眼間,就到了婚期來臨的日子。
在當代教皇庇護十二世的主持,以及三千多名賓客的主持下,喬西和瑪格特順利的完成了宣誓以及整個婚禮的流程,正式的成為了夫妻。
而邁克和卡羅爾兩個萌娃,則是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父母婚禮的花童。
對於庇護十二世,一開始喬西其實只是試探性的發出了邀請,並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對方不來的話,就讓奧地利的主教主持一下就好了。
畢竟教皇的名頭,還是值點錢的。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教皇很給面子,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至於說什麼天主教婚前不能那啥之類的東西,則是被所有賓客,乃至主持婚禮的庇護十二世都選擇性的忽略了。
反正類似的未婚生娃這種事情,在歐洲那些還信仰天主教的王室貴族之間,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整個婚禮的場景,喬西也是提前從尤里那邊預定了一批先進的數碼攝像裝置,讓人完整的記錄了下了兩人人生中這最為重要的時刻。
“唔,這些東西真不錯,加油吧,喬西!”婚禮現場的角落中,一個穿著薑黃色長袍,和現場的賓客們格格不入的身影,一邊看著宣誓的兩人,一邊拿著桌子上的糕點不斷的往嘴裡塞著咕囔到。
但是她的這種行為,卻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到一般。
此人不是古一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