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年鑑》一年就出兩卷,每一卷會出三期,一年一共出六期,每兩個月一期。
現在已經是七月份,《數學年鑑》今年上半年第181卷的三期都已經出完,七月份會出下半年第182卷的第一期。
“咦?”周明這一翻看才發現,《數學年鑑》還真出新一期了,而且還是今天剛出的新一期,熱乎的。
“又怎麼啦?”沈清秋見周明一回圖書館便又是一驚一乍的,便也湊了上來,一邊看著周明正在看的全英文網站,一邊好奇地對周明問道。
周明特意放大最新一期的目錄,對沈清秋說道:“你發現什麼了嗎?”
沈清秋盯著周明放大的目錄看了看,當他看到其中一篇論文的作者名字時,終於知道周明為什麼一回到圖書館就一驚一乍的了。
那篇論文的作者,正是周明。
“你的論文不是前一兩個月才投稿的嗎?這麼快就上了?”沈清秋一臉驚訝地看向周明,也有些不太敢相信。
對於周明所投稿的這個《數學年鑑》,雖然周明沒有詳細地和沈清秋說過,但沈清秋也是專門上網查詢過的,它從收稿、過稿到刊登,一般都要一年多的時間,可週明這才投稿多長時間?
“你再仔細看看。”周明神秘地笑了笑,沒有回答沈清秋剛才的問話,只是讓她再看一看。
【Togy and the Ehrenpreis Conjecture】
【Positivity for cluster algebras】
&nalous dissipation for 1/5Hölder Euler flows】
……
沈清秋又扭頭看向周明放大的目錄,將目錄上的幾篇文章的英文標題和作者名都看過一遍之後,她這才發現這篇期刊上有兩篇周明的數學論文。
其實,標題上有些單詞沈清秋也不認識,畢竟她也不是數學專業的,平時也不看數學類的論文和期刊,不認識也很正常。
標題中有些單詞不認識不要緊,作者名認識就行。
“你不同時間投稿的兩篇數學論文都在這一期發表出來了?”沈清秋出既有些驚訝,又有些疑惑地再次看向周明。
《數學年鑑》這次刊登的文章中,又兩篇都是周明的。
這兩篇分別是【Nodal sets of Laplace eigenfunctions: proof of Nadirasi’s conjecture and of tower bound in Yau’s conjecture.】和【Nodal sets of Laplace eigenfunctions:&nial&nates of the&neasure.】
周明對沈清秋點了點頭,當他看到182卷第一期的《數學年鑑》上竟然一下子就刊登了兩篇自己的論文時,周明便知道,後面這幾天來金陵工業大學找自己的記者們只怕會絡繹不絕了,今天來的金陵日報那位記者將只是一個開始。
第二天一大早,周明就收到中科大的電話,這次聯絡周明的依舊是李陽華。
周明之前和中科大所籤的“特聘教授”的合同中有特別說明,只要周明在簽了合同後的三年內在任意四大上發表至少一篇數學論文,他就可以轉正。
現在《數學年鑑》上一下子就刊登出兩篇周明的數學論文,中科大那邊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也是立馬讓之前周明籤特聘教授合同時的和他接觸的李陽華再次聯絡周明。
這次李陽華聯絡周明,自然是想讓他籤正式的合同,而不是特聘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