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工資高出不少,每年還有獎金,中秋、端午等傳統節假日也會有假節日獎,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
這一切,全都因為周明在《數學新進展》上發表了一篇數學論文,畢竟發表一篇四大實在是不容易,國內大部分數學工作者一生都沒有這個機會。
而周明則是在22歲,就發表了一篇四大,而且中科大這邊還收到小道訊息,周明很有可能又投稿了《數學年刊》。
先不管能不能夠上,起碼周明投稿《數學年刊》就說明他對自己投稿的那篇數學論文有信心,這樣的一位極其年輕的天才數學工作者,中科大為了拉攏他,當然會不計成本的付出。
當週明知道合同的具體內容後,差點沒忍住笑出聲,因為他第二篇數學論文都已經投稿了。
至於生命科學學院這邊,周明走的路也很直接,直博,一般為45年。
直博就是本科畢業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也是博士招生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想要讀博士還有統考招生、碩博連讀、(提前攻博、直接攻博等方式。
直博的本科畢業生,在入學時,是以博士一年級的身份,按照博士生的科研水平進行訓練,享受的待遇也直接就是博士待遇。
而周在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這邊的導師,周明也已經提前選好,是畢萬方教授,畢萬方教授是國際知名生物物理與神經生物學家。
畢萬方在細胞膜修復的生物物理機理、神經突觸可塑性計算規則與訊號機制、以及神經網路迴響活動的細胞動力學機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關於神經放電時間依賴的突觸可塑性的發現以及關於STDP的分子細胞機制和計算規則的一系列研究促進了本領域的發展,並在資訊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
另外,他在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Nature、PNAS、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在確定好學校,簽了特聘教授的合同之後,周明先是加入了中科大的老師群,然後透過老師群加上了畢萬方老師。
“我透過了你的朋友驗證請求,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聊天了。”很快,那邊就透過了周明的好友驗證,這是新增透過後的打招呼內容。
“老師您好,我對您的研究領域很感興趣,非常期待能夠加入你們課題組,成為您的學生,做出一些科研成果。”周明和客氣地發了一段話過去。
“?”畢萬方看著學校剛招收進來的最年輕特聘教授在加了自己為好友後,竟然說什麼“老師您好”之類的話,滿頭的疑惑與不解,他只能發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以表示自己心中的疑惑。
看到畢萬方回過來的問號,周明便知道,恐怕科大那邊與自己接洽的人還沒來得及和畢萬方說關於他還要在科大讀研究生的事情。
雖然科大那邊已經算是預設周明已經成為他們學校的數學系特聘教授,和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研究生,但不管怎樣,正常的流程還是要走的,周明一天沒收到那邊的正式通知,他就還不是科大的研究生。
“是這樣的畢老師,我……”周明見畢萬方還不知道自己還要跟著他讀研究生的事情,便詳細地向他解釋了一下。
周明的解釋放過去後,畢萬方那邊許久沒回訊息。
讀研究生的特聘教授,讀研和特聘教授這兩個不可能同一時間實現的情況現在實實在在出現在自己眼前,而且還是在同一所大學,這確實是讓見多識廣的畢萬方沒有想到過的。
就在周明準備關掉與畢萬方久久沒有資訊更新的聊天介面時,那邊又發來了訊息。
“你好!雖然我現在是你的導師,但是你也是我們學校的特聘教授了,和我說話就不用和一般學生那樣,我們還是以同事的方式交流溝通吧。
不過,我還是很歡迎你來到我們課題組的,我先給你介紹一下我的研究方向。”雖然這種事情自己從來沒遇到過,但既然今天確確實實遇到了,畢萬方也很快就接受了,並也熱情地給周明回覆了一段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