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鄙視何進的可以說,這都是何進的幕僚提出了正確的建議,這都是大漢朝實力強大,這都是……
有手就行!
這就是鄙視何進之人的主要看法,但即使是有手就行,即使是放頭豬上去都能平定黃巾之亂,但這確實為何進帶來的巨大的聲望。
自從黃巾之亂後,靈帝就忌憚何進。
而劉辯的親媽是何後,何後是何進的妹妹,如果讓劉辯登基,那何進必然會做一個大權臣,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
這樣的未來,何進肯定是很滿意的。
何進背後計程車人,也很滿意。
但靈帝是很不滿意的!
所以,一直以來靈帝都有著立劉協當太子的想法,但劉辯是皇后的兒子,年紀也比劉協要大,不管怎麼看,無論以什麼樣的標準判斷,劉辯都是真正的嫡長子。
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大背景之下,嫡長子沒犯錯,老子就說你太笨了,我覺得你這智商不足以繼承天下。
這樣的理由,是無法說服天下人的!
所以,一直以來,靈帝都不斷的放出風聲,想要看看大家夥兒對於劉協上位都有什麼看法。
而一直以來,靈帝也只是試探,沒有想著要撕破臉,可此時此刻,靈帝忽然同意上軍校尉蹇碩的建議,真的想要讓何進離開洛陽,前往西涼之地平叛,這就不正常!
這相當於最後通牒!
如果靈帝身體仍然非常健康,還有好多年好活,那他急什麼?完全可以透過正常的權術手段,把何進的權勢一點一點的削平,實現平穩過度。
就像李二如果不是政治上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他又怎麼會拼死一搏,發動玄武門事變呢?
那個時候,但凡李二政治上有一絲一毫的希望成為太子,他都不會絕望的發動玄武門之變!
(雖然後來成功了,但發動政變之前,李二肯定也考慮過失敗了會咋樣,這對他來說是背水一戰。)
所以,蹇碩一直提建議想要把何進調走,這沒問題,他就是宦官,就是靈帝心腹,為靈帝著想,怎麼看都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你靈帝為什麼忽然答應了?
你是天子,大義加身之下,你今天削去何進的左膀,明天砍掉他的右臂,後天脫下他的鞋子,大後天去掉他的大腿,一點一點的削弱他,這才是王道之法。
就像之前靈帝設立西園八校尉一樣,哪怕何進明知道西園軍就是分他軍權的,他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如果天子行此王道之法,縱然士人有再多的想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這就是陽謀!
陽謀,是很難抵抗的!
天子命不久矣!
許攸這個大喇叭這麼一說,室內之人都有了反應,至於守在門口的顏良文丑,更是忍不住驚了一下。
好傢伙!
好傢伙!
天子竟然要死了?這是顏良文丑的反應。
這種話能直接說出來嘛?沒有禮法,果然是反賊、狂徒!也就只有這種狂徒,才能在五年前就謀劃起兵造反幹掉天子了。這是郭圖。
伱還有用,所以我啥也不說,靜靜的看你表演。這是袁紹。
“所以,本初你只需以青徐黃巾復起為由拖延即可。”
青州、徐州再次爆發黃巾起義,這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新聞了,黃巾起義之後,土地兼併更進一步,老百姓更加活不下去,那不就只能造反?
所以,全國各地的大規模造反,那是此起彼伏,壓根兒就沒停下來過。
“什麼理由不重要,這個理由是否令人信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理由來拖延時間。現在的關鍵就是耗下去,陛下終究等不過大將軍。”
聽到這裡,袁紹微微點頭:“等到天子駕崩,皇子辯繼位,大將軍便能徹底消滅宦官,迎來我等士人的天下。”
就在袁紹暢想未來的時候,楚軒已經雕刻完了第二版,甚至還配了一幅圖,如今正在刻第三版: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