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大雨。
深夜。
袁玉堂盤膝坐在屋簷下,靜靜地望著雨滴猶如斷線珠簾般落下,心裡思慮萬千。
回到景山宗已經快有小半月了,該瞭解的情況也都瞭解。
但越是瞭解,他的心情就越加沉重。
雖然他沒有親身經營過一個術士門票,但是天下萬業殊歸同途,萬變不離其宗。
前世關於如何經營一家企業他倒是瞭解不少。
若是一家企業想要發展壯大,無外乎人才、執行者、資源和策略。
發展策略袁玉堂有信心做好,執行者也不少很缺,但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資源和人才儲備。
人才儲備暫時不談,這個需要時間沉澱方可見效。
但是沒有親自回到景山宗之前,他完全沒有想到宗門的修行資源會缺乏到這種程度。
不,已經不是缺乏,而是壓根就沒有。
要知道一個門派基礎中的基礎,就是修煉資源。
不管是術士還是武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有足夠的修煉資源輔助,這裡的資源泛指一切與修行有關之物,例如天材地寶、法器道具、福地洞天,特殊陣法等等包羅永珍。
不管是想吸納新鮮血液,還是招納成名高手,都離不開修煉資源。
這道理就好比打工,為了賺錢的打工人不可能放去選擇一家都快揭不開鍋的企業一樣。
雖說袁玉堂個人的小金庫頗豐,但那隻限於他個人而言,他的很多強力道具都具備了珍貴的唯一性,很難給別人能使用。
所以短時間內,他是沒辦法解決這個最大的困擾。
不過這也很正常,上一代的長輩除了他的死鬼師父外就只剩下一個生死未卜的小師叔,且宗門早已人去樓空了七八年。
這種情況下還有資源遺留就真的有鬼了。
萬事開頭難,饒是袁玉堂也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暫時見步行步。
還是孤身闖蕩江湖痛快啊,如今無疑是背上了一個稱重的包袱。 @
任重道遠啊……
三日後,黃道吉日。
宜下葬,祭祀、會親友,忌入宅,伐木。
景山後山一塊精挑細選的風水寶地,景山宗上下能來的人員全部到齊。
袁玉堂披麻戴孝,神情悲慟,抱著呶呶正出神地望著幾步外大坑裡躺著的一口嶄新棺材發呆。
棺材裡裝著的正是邋遢老道的骨灰。
時隔一年多,在外漂泊良久的邋遢老道終於要落葉歸根,入土為安了。jj.br>
袁玉堂彷彿陷入了回憶之中,儘管他和邋遢老道相處時間很短,但是往事歷歷在目,悲從心來,忍不住黯然淚下。
那個教他莫要對世道失望的慈祥老人,終於要走完最後一程,從此與人間再無干系。
沉默寡言的柳仙常飛看了看天色,沉聲道,“吉時已到,先賢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