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人生最春風得意時被打落反常,陳嘉措痛不欲生,多次欲輕生。
之所以苟活下去,乃是因為他的意中人也是至情至性的奇女子。
為了給愛郎鼓勵,她不惜離家出走,在深山古剎結廬相伴。
陳嘉措深感美人恩重,逐漸也振作起來,雖然每日為奴為婢過得生不如死,但是好歹有了生活的盼頭,日夜盼著能外出與情人幽會。
三年過去了,某日陳嘉措清晨發現寺門前出現一個棄嬰,儘管自己過得朝不保夕,但是心地善良的陳嘉措還是好心收養了棄嬰。
那日天空很藍,白雲萬里,所以他就給棄嬰起名白雲。
寺外有情人,寺內有白雲,陳嘉措逐漸對生活重新抱有希望。
可惜造化弄人,殘酷的命運並沒有放過這個可憐人。
情人追隨陳嘉措結廬相伴的訊息不知怎般傳入家人耳中,頗有勢力的家人頓時震怒不已,派人連夜抓拿情人回鄉受刑。
陳嘉措得知訊息後拼命阻攔,只是他一介文弱書生,哪裡是家丁惡奴的對手,沒一會就被打得奄奄一息。
情人自知玷汙門風,哪怕回到家鄉也難逃一死,為了不連累陳嘉措,居然選擇當場撞死。
抱著情人逐漸冰冷的屍體,陳嘉措哭得撕心裂肺。
那一刻,他的心好似也隨著情人的離去而死掉。
至情之人必被情傷,世間有誰能逃得過命運的抓弄?
善良的陳嘉措在家破人亡時沒有生過一點怨念,在被貶為僧奴也無任勞任怨,與情人牛郎織女般顛沛流離亦無半點怨言。
但是現在,他人生頭一次生出怨恨。
此恨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
痛失摯愛,陳嘉措多年來受寺廟薰陶養成的佛心驟然黑化,極度悲傷下,竟然因愛成魔,化為佛妖,屠盡現場之人,然後帶著情人的屍體消失無蹤。
……
說到最後,白雲淚流滿面,哽咽地說道,“師傅雖為僧奴,但是悟性極高,入寺數年,光憑勞作間的碎片時間旁聽高僧講法便自學成才,連方丈大師都時常驚歎他天生慧根,如果不是礙於他的身份,恐早就破格收其為入室弟子。
造化弄人,一個情字誤了他一生,最終墜入魔道,永世不得超脫。”
“後來時常有信徒傳來訊息,各地時常有妖僧出沒,專殺有情人,已然殺孽無數。”
“小僧不才,身為恩師唯一的弟子,願替親手幫恩師解脫,助其超脫苦海沉淪。”
袁玉堂聽完沉默了。
恍惚間,他也回憶起前世地球上有一個相戀七年,感情甚篤的愛侶。
自己莫名其妙失蹤,她會不會也傷心欲絕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知道白雲揹負著這般沉重痛苦的重擔,袁玉堂唯一能做的就是拍拍他的肩膀,肅容道,“如日後有需要的地方,儘管開口,刀山火海,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