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將穴竅內的氣態神元霧化,然後液化,最後固化。而這個固化就相當於築基。也就是說古鑠要重走一遍築基之路。
不!
是要重走三百六十遍。
當走完三百六十遍,築基三百六十個穴竅之後,這三百六十個穴竅就如同三百六十個星辰,讓古鑠這個人體真正的成為小宇宙。
古鑠不知道一旦自己完成了這個偉業之後,自己會強大到什麼程度,更不知道將這大周天鍛體術走完第三重之後,是否還有第四重,但只是這個過程,古鑠便知道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一點地來。而且現在還不是築基穴竅的時候,是繼續開闢穴竅的時候。他需要將三百六十個穴竅完全開闢之後,才能夠著手開始穴竅築基。
他現在只是開闢了一百一十一個穴竅,只是開闢穴竅這一條路就有著很漫長的路要走。但這不妨礙他亢奮,因為他找到了方向,一條不同於別的修士的方向。
這條方向也許會幫助他走得更遠,變得更強!
然後……
古鑠本能地默查自身,駭然變色。
只是這最低一層的領悟,便讓他消耗的識海內的神元總量的三分之二。這消耗也太大了。這種消耗,別的修士是怎麼活著走出去的?
嗯!
可以在這裡補充吧?
古鑠嘗試著修煉了一下,果然,是可以修煉補充神元的。但
但是……
古鑠想了想,明白了這裡的兇險。
現在是自己已經從那個神秘空間內出來了,所以才能夠修煉補充神元。而在初始的時候,當自己踏上這一層的瞬間,自己就進入到一個神秘的空間,那個時候的自己根本不能修煉,只能夠推衍領悟。而如果在這一層中,自己最終將神元消耗枯竭,自己就死了。也就是說,自己需要活著從那個神秘空間中出來,才能夠修煉補充神元。如果自己在那個神秘空間中,沒有完成一個階段的領悟,始終沉浸在領悟之中,自己就會枯竭神元而死亡。
太危險了!
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修士死亡在浮世花園!
古鑠不由感嘆,他還不知道他在浮世花園中遇到的狀況和別的修士完全不同,但是他意識到了對於自己的危險。
但實際上講,如果是別的修士遇到這種狀況,會極為危險,但是他的危險並不大。
因為修士一旦突破了九天玄仙,識海內不再是神識,而是神元,丹田內也是神元,如果識海內的神元消耗一空,是可以透過丹田來補充的,而古鑠更是有著一百一十一個穴竅內儲存著神元,更是可以補充。
在古鑠看來,哪怕只有一個修士能夠堅持下來,或者走出去,那也是自己。而實際上,不止一個修士或者走出去,自己的危險極小。但古鑠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決定先將識海內的神元補足了再說。
他不可能按照正常的修煉來補足消耗的神元,他需要的時間非常久,所以他直接取出了神元晶,雙手握著神元晶開始修煉。一邊補足識海內損耗的神元,一邊思索自己之前的領悟。
對於進入到那個神秘空間中的主體,古鑠如今有著一個清晰的認知。那不是神識,或者是說不是神元脫離了自己的身體,進入到那個神秘的空間中,凝聚出自己的身體。而是心境。
心境這個東西,一直很神秘。
或者是說他屬於虛實中的虛。
哪怕最早的靈識,到後來的神識,再到現在的神元,這都不是虛,而是實。雖然肉眼看不到,但是修士能夠真真正正的感知到。更何況,古鑠如果開啟縱目的話,是能夠看到的。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構築而成。
這就是實。
但是心境這個東西,是真的虛。
完全看不到,即便是古鑠開啟縱目,也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心境是什麼東西。修士也感知不到真正的心境實體,但是心境這個東西有實實在在的存在,存在於修士的意識之中。
他是對自身,萬物,天地的感悟,也是修士本身一種經歷的沉澱。
他雖然虛,但對於修士卻異常重要。
因為他決定著修士對於大道了感悟,決定著修士的瓶頸。
雖然虛,但對於修士的修煉卻是絕然的實。
而古鑠現在便能夠確定,進入到那神秘空間中的自己,便是自己的心境化形,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心境化形。
但是神異的是,維持這種心境化形,繼而領悟大道的基礎卻是神元。
古鑠現在還有些搞不懂,他感覺自己在那個神秘空間內領悟得太快。雖然只用了八天時間,但是他在那個神秘空間內,卻彷彿渡過了漫長的歲月,是從仙界誕生到天地初開,再到如今。而這個漫長的
歲月,卻在現實中只是過去了八天。而自己在這八天的時間內,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天地大道。
是這個浮世花園輔助的效果太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