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米國人看到了李老師的書。”
“我也懷疑。”
容城,曾經的科幻文藝雜誌社,現在的科幻世界雜誌社,無數雜誌社的員工正在討論著米國為首發動的海灣戰爭。
雖然民間沒有《外星入侵》這本的後續,但是科幻世界雜誌社作為發行方,卻一直保留有李可灼的這本完整版。
所以科幻世界雜誌社的員工,基本上都看過這本書的完整版。
隨著海灣戰爭的戰爭細節漸漸被披露,很多人都發現,海灣戰爭中米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使用的戰爭模式竟然和十年前李可灼寫的科幻裡面的戰爭方式竟然是一模一樣的。
“李老師在這本書裡面寫了隱身飛機,米國就有隱身飛機。”
“李老師寫了鐳射制導炸彈,米國也有。”
“李老師寫了預警機和超視覺空戰,海灣戰爭中都爆發了。”
“李老師寫失去空中優勢後,地面武器坦克只能是靶子,海灣戰爭中也是這樣。”
“你們說,會不會是米國人看到了李老師的書,然後按照李老師寫的外星人對付地球人的辦法對付伊拉克的?”
“這個不清楚,不過我知道的是,李老師在十年前就把電子戰的戰爭模式摸透了。”
除了容城科幻世界雜誌社之外,其他曾經看過李可灼寫的《外星入侵》的人,再結合海灣戰爭的戰爭過程,無不為此感到深深地吃驚。
外星入侵這本科幻中,幾乎完美的預判了米國聯軍的所有戰術打法。
並且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戰術,是米國聯軍在海灣戰爭中沒有運用的。
海灣戰爭,四十天擊敗一個擁有一百五十萬軍隊,總有數千輛坦克,以及強大的空軍的對手,這給了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衝擊都是巨大的。
華國,自然也不例外。
在海灣戰爭爆發後,華國也被米軍的戰鬥力震驚的不輕。
很多人透過推演,說如果米國用電子戰對付中國,中國的軍隊能夠抵擋嗎?
答案是不能,雖然就算兩國爆發戰爭,最後勝利的一定是中國。
但是在戰爭過程中,卻一定是米國壓著中國軍隊打,因為中國也沒辦法阻擋米國的隱身飛機。
無法阻擋隱身飛機,那麼防空火力就是擺設,會被一一拔出。
而且面對隱身飛機,普通戰鬥機根本不是對手,這就會導致失去制空權。
沒有了制空權,地面上的坦克就成了擺設。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中國的軍隊也是採用的伊拉克這種二戰的戰爭思維建設的,主要戰鬥機就是坦克部隊。
在海灣戰爭沒有爆發時,不管是華國還是蘇老大,都認為這場戰爭會持續好幾年。
結果40天就打完了,這能不震驚嗎。
不過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美德中,有一項就是吸取教訓,把別人好的東西變為自己的。
所以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國家領導和軍方達成了統一的共識,那就是要改變戰鬥戰術思維,發展自己的電子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