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奇相合,直弧相接,一刺一抹,一繃一掛。
兩柄蝴蝶雙叉刀入手即出,端的是迅捷如風。
這一手取自飛鳥投林的【燕返】,在陳清平這裡已是玩的爐火純青。
左手星力,右手真元,一重一輕,一急一緩。
一雙匕首如穿花蝴蝶,接連與那程爾竹的劍鋒碰撞,長短兵刃交擊之處,帶起一連串絢爛的火花。
陳清平的攻擊雖然是多刀齊出,但實際上,每一刀在出手之後的速度,反而有些微的差別。
這樣的前後差別,雖然會給程爾竹一定的反擊空間,看上去並不如四把刀同時出手,同時命中敵人來的有效。
但實際上,這樣層次分明,先後有序,時差卻極小的刺殺方式,往往會讓對方疲於奔命,而無暇思考如何去主動攻擊,而不是一味地防守。
事實也正是如此,程爾竹當下剛剛一劍撥開了一柄蝴蝶刃,第二柄用星力操控的蝴蝶刃就又來了。
前一柄刀的速度快,力量小一些,所以,在應對第二柄看起來一模一樣的蝴蝶刃的時候,程爾竹下意識地就用出了同樣的力道。
然而,這第二柄用星力發出的蝴蝶刃,速度雖然慢了一些,力道卻是先前的一倍還多。
她的劍鋒,在接觸到第二柄蝴蝶刃的時候,立刻就因為對於對方刀上力量的錯誤估計,而向身側偏移了少許。
雖只是少許,但對於陳清平來說,已然落入下風的她,就再也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鴛鴦蝴蝶手》這一門戰技,乃是一代傳奇野修元冬仙子所獨創的法門。
這一門戰技,雖然只是訣字高階的水準,但那也只是對於後來的修煉者而言,創造這一法門的元冬仙子可是曾經憑藉著這一手自創的戰技,成功的殺死了數位修為高過自己五層以上的高手。
越級超過五層,那就說明這本戰技在某種層面上,已經一隻腳邁入秘典的行列了。
這種情況,看的就是戰技本身和修煉者之間的契合度了。
而對於陳清平來說,這無疑是一本極其契合她戰鬥風格的功夫。
大蜀王朝元冬山下蝴蝶泉,到了如今,已然成為了一處後世野修和女修們經常回去瞻仰懷古的地方。
反倒是元冬山,在這位創派始祖元冬仙子駕鶴西去之後,一蹶不振,不到百年,就分崩離析,永不復存,而這門核心戰技《鴛鴦蝴蝶手》,也就此流傳了出去,幾經輾轉,落入了南唐藏書樓,又經過姜寧的手,來到了陳清平這裡。
但是,元冬仙子這位傳奇野修自創《鴛鴦蝴蝶手》的故事,卻被後世之人繪聲繪色地流傳了下來。
相傳元冬仙子在世之時,這元冬山還有山下的蝴蝶泉,就是她的道場,不同於那些敝帚自珍的宗
門修行者,她在修行有成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開放元冬山的道場,三百蒲團,講道一日。
對於那些宗門弟子,要收高價,而那些野修們若是來聽,就只是象徵性地收一塊下品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