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是落花有意,卻是流水無情。
白若瑾見柳旭心意已決,當下不再出聲,做好萬全之策,等候那一刻到來。
風八見覺性與鬼蓮合一,顯得興奮無比,寸許長的舌頭,於鼻孔內極速鑽入鑽出,撫掌笑道:“妙,妙,妙!造化萬物,果真無奇不有,我若把你們一同染化,奪了你的吞噬天賦,那豈不是如虎添翼!”
鬼蓮邪魅一笑,輕撫光頭:“善,善,善!世界之大,當真千姿百態,我若把你吞下,奪了分化念頭的手段,那可就是入海化龍!和尚,不若咱們先擱下分歧,合力煉化此魔頭。”
覺性道了聲:“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體同根的二人搖身一變,化作一株巨大的蓮花,呈半黑半金之色。
覺性盤坐蓮蓬之上,手持降魔印,口吐三昧降魔咒,虛空中顯現出一座巨大佛塔,數個半金半黑的“卍”字元號加持其上,隨後直落而下,要將風八鎮壓在內。
同時,鬼蓮內散發出數道鎖鏈,猶如群蛇亂舞,一端向風八飄去,卻是後發先至,眨眼間將其纏住,吸食念頭。
風八身子受縛,卻是怡然不懼,抖了抖身子,嘩啦啦直響,高喝到:“小子,你也別再那瞧著啦,速速助道爺退敵,道爺可令你心想事成,完滿如意。”
隨後軀體炸裂成數千念頭,也不顧被鎖鏈纏住的四成,分出一成飛向柳旭,剩餘的半數隔空飛向蓮蓬,立刻又被佛塔鎮壓三成,最後餘下的兩成,貼在覺性身上,開始侵染。
風八打的算盤巧妙,捨出小半念頭作誘餌,供鬼蓮吞噬,以求拖他片刻,然後全力染化覺性。
若最終失敗,還有一成念頭攻殺柳旭,只要得手,亦可重頭再來。
柳旭正一旁觀戰,見這數百念頭匯聚成一團,猶如被投石車發射一般,呼嘯而來。
不由得下意識躲了躲,哪知到了近前,似是頑童捅了蜂窩,轟的一聲炸開,’嗡…嗡…‘聲中,分化成數百枚蜜蜂大小的念頭,圍繞自身盤旋,隨時準備衝下來叮上一口。
緊接著,其中數枚如吹氣般鼓脹,到了人頭大小,閃爍出過往種種情景。
父母臨死前的不捨、與叔父一家其樂融融、荀大夫諄諄教導、韋歆瑤蔑視的眼神、等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此來干擾視聽。
柳旭看著一幕幕熟悉的畫面,立刻陷入其內,情緒雜念飄飛,涕淚橫流。
神魂躁動不安,自發的調動玄冥重水入口,分作兩股極寒的氣息。
其一順流而下,鑽入丹田養魂樓內,鎮壓神魂,其二直透泥丸,化作一場紛飛的大雪,落於識海之內。
受此寒氣一激,柳旭從失魂狀態脫離出來,抹了一把眼淚,心中大驚,“沒想到這心魔如此厲害,也不知是何時被他所乘,居然能查探心中隱秘,知曉過往,真是豈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
心中怒氣勃發,陰陽玄真灌入種符之內,劍丸凌空飛舞,剎那間劍氣縱橫,絞殺魔念。
青蓮劍訣何等犀利,立刻刺中數十念頭,細微的劍氣在內飄忽而走,不幾下就將其斬滅。
不過含恨而擊,難免會有一絲縫隙,漏了幾枚念頭近身,直往額頭襲來,欲要汙染識海。
危急時刻,陽火術念動而成,從頂門鑽出一條火龍,咆哮著把這幾枚念頭吞入,將其化為灰燼。
柳旭嚇出一身冷汗,駭然欲絕,“若被這念頭攻入識海,那可大大不妙!上次被心魔攻擊,至今還心有餘悸,且那心魔只是一道虛影,只是一個念頭,若是被眼前這魔念入體,真不知能不能應對。”
十二重樓通天真解有言,人體內有氣海和識海,氣海即丹田,神魂居於內,識海即泥丸,思維在其中。
思維來源於大腦,即人出生之後,把後天學到的各種知識,組合整理,邏輯推理,形成自有的觀念、概念,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即是自我。
而神魂內含有先天靈光,即是本我,自我與本我相輔相成,又互相對立,只有透過道心協調二者的關係。
玄門修士,只有過了感應天地一關,思維方可化為神念,生出靈覺,閉眼可知五丈內事物,觀一滴水有四萬八千毛蟲。
若是到了金丹境,神念化為神識,有許多妙用,而脫去劫數之後,辯出自我與本我,使之互歸同屬,方有可能成就元神。
柳旭才入修行之門,思維還未成神念,只有入靜之後,才能主動控制思維。
若在瞬息萬變的鬥法狀態下,只能被動接受,因此,對外部攻入的心魔,抵抗力極低。
柳旭知曉了厲害,決定穩紮穩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好自身防護之後,再伺機殺敵。
展開青蓮劍訣第三式,把身周舞的密不透風,陽火術隨時待發,查遺補漏。
只有當魔念近身,方才攻擊,其餘的看都不看,任其耍弄。
那邊廂,覺性被魔念貼身,並沒有慌亂,任憑東南西北風,自巋然不動。
只是心無旁騖,一心念誦咒語,原本弘大的佛音消失,到了大音希聲之境,身週一層淡淡佛光維持,絲毫不給魔念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