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明律法的嚴格和繁雜,對於官商豢養奴婢的情況,也曾經有過具體規定。
自太祖起,就限定了奴僕數量的增長和其適用範圍,更是強調過多次民間計程車紳不能輕易蓄奴。
雖然這個政令伴隨著時間流逝,也崩壞的七七八八,但朱見濟這不是在重申“祖宗成法”嗎?!
祖宗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也就代表了祖宗的意志!
所以在紡織廠不斷透過各種方式為自己爭取勞動力的情況下,朱見濟就重申了《蓄奴法》,再次規定了各個等級的權貴家中奴僕的數量。
如此一來,也算是解放了一下大明的奴僕們——
因為這些人將身邊原有的奴隸都送去打工,身邊必然要再留些人伺候才行。
但奴隸數量有限,他們得用“僱傭”方式才能合法的找到人手,變相的降低了正常人淪為奴僕的可能,沒必要窮到賣身後,子子孫孫都是賤籍。
至於剩下的,仍舊安排到了地廣人稀的東北去填戶口。
目前而言,李秉的建築熱情還沒有退散。
隨著他在遼東穩紮穩打的傳播大明的光輝,自然影響到了已經擴張了不少地盤的女真人,引起了後者的強烈反感。
根據李老頭的上疏,今年雙方便爆發過好幾次衝突,連李秉的身份都不管了,直接發起了衝鋒。
女真人顯然是在有了些底氣後,開始暗搓搓的挖大明牆角了。
對此,朱見濟只是繼續給李秉掏錢,讓他在遼東大力發展基礎建設事業,還任命了強硬派官員項忠過去擔任薊鎮巡撫,輔佐當地總兵官和李秉做事。
等情況好些了,就要安排移民過去了。
到時候才是女真人真正的死期呢!
朱見濟處理完了新稻種的事,帶著一臉歡喜回到宮裡,卻是沒坐多久,就被他媽杭太后給召喚過去了。
朱見濟只當這是母親想自己這個兒子了,很平靜的前往了太后居住的仁壽宮中。
汪氏帶著她的兩個女兒也在這邊。
景泰帝去世之後,汪氏被朱見濟接出冷宮進行供養,見到小皇帝對自己當年反對他當太子的事不怎麼計較,還時常帶著自己的女兒玩,汪氏也放鬆了很多。
除了平時吃齋唸佛,便是過來跟杭太后聊天。
不管過去雙方有怎樣的恩怨情仇,終究是往事隨風了。
“哥哥!”
固安和固懷兩個小公主一人抱貓一人摸狗,見到朱見濟後都甜甜一笑。
朱見濟當然也回以笑容,跟她們說了幾句,才不解的問他媽,“今日有什麼特別事嗎?把兒子這麼早叫過來。”
按照以往的時間,杭太后知道兒子應該在處理政務,不會過來打擾他的。
對此,杭太后臉上浮現出些許的尷尬,猶豫一番,才對兒子說道,“倒也不是難事……”
“只是沂王那邊,他母親周氏剛才進宮,對我哭了一頓,讓我請你為沂王賜婚良家女子,儘快讓沂王成家……”
朱見濟更不解了,“沂王只比我大了一歲,算虛歲也才十五,急著成婚幹嘛?”
他才想暗示一下他媽,太早做操不利於身體發育,卻見汪氏跟杭太后一塊尷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