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荀攸看到劉協在三四十這個區間瘋狂尋找的時候,有些無語,劉協的事情典韋已經跟自己說了,他也看過劉協的文章……怎麼說呢,劉協受的教育其實並不少,都是馬日磾這等大儒教授,功底是非常紮實的,若光論文采,劉協可能真在這個區間。
但問題是呂布此番科舉選才,選的並不是詩詞歌賦方面的能力,而是實打實的治理型人才,劉協唯一有機會上榜的可能就是那道計算軍糧的題了,但卻被算錯了,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這種題多少是有個範圍的,切入點倒是沒找錯,但劉協卻沒算沿途消耗這些,直接缺了最重要的一環,那給出的結果自然就跟大概範圍天差地遠了。
荀攸也只能當做沒看到劉協了。
“94,四十四點。”徐庶看向身旁的龐統,微笑道:“恭喜士元,位列第榜首。”
“同喜同喜。”龐統指了指榜單道:“元直四十二點卻位列第三,可惜了。”
四十二點也就是有三張卷沒給滿分,這個結果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徐庶看著榜單笑道:“卻不知這888是何人?”
四十三點,只比龐統差一點,夾在徐庶和龐統之間,確實了得啊。
龐統看向身邊的儒衫青年手中的號牌,微笑一禮道:“在下襄陽龐統,不知兄臺如何稱呼?”
青年一禮道:“溫縣司馬懿,見過龐兄,龐兄好本事。”
龐統微笑搖頭道:“此番只是初試,算不得本事。”
人家已經說的很明顯了,初試過了就可以入仕,不過基本上都是去當縣吏之類的,這輩子有沒有機會升任縣令都難說,作為初試榜首,這個成績進入複試後雖然就不算了,但論能力,至少理論能力上,他們都是這批人中頂尖的。
沒看長安書院培養出來的那些弟子都只在三十多點乃至二十多點的範圍內徘徊?
以他們的才幹,自然不願意只去當個縣吏,就算一下子不可能給高官,但至少也得是個縣令才對吧。
“龐兄謙虛了。”司馬懿笑了笑,他本以為自己才是榜首的,誰知道被人給搶了,不過他素來沉穩,自然不會因此表現出敵意,至於是否真比自己厲害,只靠這個可說明不了什麼。
可惜啊,跟自己一起來的司馬孚看樣子在十來點的範圍內找呢,無名倒是不可能,但顯然沒能發揮好。
三人在這邊寒暄起來,畢竟至少從這初試來看,他們算是最頂尖那一批,也更有些共同話題。
另一邊,典滿揉了揉鼻子,看著一旁的華安道:“你幾點?”
“十三,你呢?”華安指了指自己的名字,反問道。
“嘿,比你強,老子十四!”典滿頓時樂了。
華安不屑道:“就多一點。”
“一點,便是兩位主考,看似一點,實則何止千里。”典滿自豪道,作為典家文化人,他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光宗耀祖了。
“說不定只是多一張卷子被人送上來。”跟著張虎來看榜單的徐芸瞥了典韋一眼,不屑道。
“就你多嘴,張虎多少?”典滿瞪了她一眼道。
“三十五。”徐芸傲然道,那模樣,好像是她得了這個點數一般。
“我還以為四十呢。”華安有些酸,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差距怎會如此大?
徐芸不屑道:“你想不想知道玲綺多少?”
“玲綺也參加了?我怎不知?”典滿和華安愕然道。
“呂雯便是。”徐芸興奮道:“她想看看自己本事,沒告訴任何人,自己跑來領了號牌。”
“太尉知道會不會打人?”
“不會吧,太尉可疼阿姊了,再說這也不是壞事。”徐芸多少是有些心虛的。
“你快說多少吧。”典滿不耐煩地道。
“三十九,只差一點便入第一流了,我們中,好似只有高義入了第一流,正好四十。”徐芸傲然道。
呂玲綺得這麼高,其實典滿和華安也不算太意外,畢竟人家平時就牛,南陽之戰,他們都去了,但呂玲綺卻是唯一立下大功的一個,倒是高義比呂玲綺還高這讓兩人有些不可思議,他憑什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