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和王蒙其對視了一眼,顧偉不好意思地說道:
“領導,這ct機國內沒有得買,得進口,幾十萬美元一臺,所以還要申請外匯……”
張副專員一聽,牙疼了,如果是國內採購,咬咬牙也上了,可是現在外匯緊張,要進口就麻煩了。
“同志們的意見我一定幫你們轉達給李速記和韓專員,相信地區領導對我們的衛生事業一定是大力支援的。要買什麼機器你們先打個申請報告上來。”
張副專員已經決定了,回去後一定要向兩位上司重點推薦這個ct機。
八十年代初,國內ct機還是很罕見的,最早引進是在1978年首都一家醫院,儘管八十年代初的ct清晰度還不是很理想,可比起x光片來好太多太多了。
再加上陳夏老是在眾人面前嘮嘮叨叨什麼有ct怎麼怎麼好,什麼診斷會非常簡單呀,可以避免誤診。這顧院長聽得耳朵都起老繭了。
後來他一打聽,發現這ct還真是好寶貝,就像軍隊的人愛先進武器一樣,醫生同樣對先進的診斷性輔助檢查機器愛不釋手,見獵心喜。
原本沒機會,這不,地區對新醫院非常重視,顧院長就想機會難得,一定要把握住。否則錯過這個時間段,再想讓地區掏錢那就困難了。
散會後,陳夏以為就買個ct,反正跟他也沒有多大關係。
結果幾天後訊息傳來,地區批准新人民醫院購買ct機的申請,同時還會成立一個考察小組去香江考察併購買ct機。
這下陳夏不幹了,去香江,這可是個好機會呀,他近段時間正為這個事情在煩惱呢。
這時候最好的ct機一般都是曰本和德意志才有,可是要去這兩個國家考察併購買的花銷實在太大了,地區就折中一下,找到了一家香江的醫療代理公司。
香江近嘛,花費也不會太多,同樣能購買到ct機器,就這樣地區會議透過了這個決定。
這個時代國門剛開啟,很多人都千方百計找機會出國去“考察”,說是考察,其實就是一個旅遊團。
到時一定會塞一些不相干的領導幹部進來,甚至很多都是領導的家屬,說好聽點是一種福利,說難聽點,這也是當時的一種變相的“腐拜”。
比如這次購買ct,本來去兩個人就行了嘛。
可是不,為了體現地區的重視,這次考察團總共有10個名額,但分到協調委員會的名額只有3個。
另外7個名額也不知道被誰佔去了。
協調委員會3個名額,顧偉和王蒙其肯定有份,人家好歹是兩家醫院的院長,未來新人民醫院的最高領導。
那還有一個名額呢?
這下搶破頭了,誰不想“出國”去逛逛?看看資本主義國家長啥樣?於是醫院裡的各種牛鬼蛇神都跳了出來。
(這時候香江沒有迴歸,國內人也把它看成是出國,非作者君不愛國,絕不觸碰高壓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