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後,香江團隊都表示這個地價貴了。
陳夏也一時舉棋不定,他是既要……又要……還要……
資本家就是這麼貪婪。
“外事不決問丈人”,陳夏一個電話打到了顧偉那裡,老丈人一聽,這涉及到幾個億的買賣,可是大事,當天就讓司機將他送到了滬市。
老頭要發揮餘熱,當幕後操盤手。
晚上,四季集團考察團下榻的賓館裡。
顧偉聽著女婿對滬市產業佈局的安排和呂元凱關於這次談判的彙報,久久陷入了沉思。
陳夏顯然已經適應了老丈人思考問題時表現,也就安靜地坐在一邊。
呂元凱對眼前的“國丈”也不敢小覷,這位可是當過一市市長的大人物,還是老闆的岳父,集團監察部的部長,位高權重那不是開玩笑的。
顧偉這時候的思考,是在將心比心,站在滬市方面的立場上看待這次投資,如果我是市長,我對出價時的心理是什麼樣的?
突然他眼睛一睜,語氣堅定地說道:
“你們要還價,200萬一畝,貴了。而且做生意嘛,有討價就有還價,他們是出一個高價,讓你們不好意思多還價。這是一種心理戰術。”
陳夏問道:“那還價多少合適?”
顧偉習慣性敲著沙發扶手:
“不能還太狠,不要去觸碰人家底線,雖然你們這次可能佔了便宜,但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對未來的發展不利。
但也不能不還價,不還價人家以後就會把我們當傻子,也會把他們的胃口吊高,那麼將來其他專案投資就不好談判了。
這樣,你們明天去報一個價格,就將南京路每畝價格還到140萬,紡織廠藥廠地塊還價到65萬,滬市方面肯定不答應,肯定會有第三輪談判。
到時你們只要堅持底價,分別不超過160萬和75萬,這幾塊地肯定能拿下。這樣既沒有打破他們心理底線,又讓他們覺得佔了便宜。”
陳夏啪一拍手:“成,呂總,你們明天的談判就按這個基調來。”
這個價位跟呂元凱想的差不多,所以呂元凱也痛快答應了,更是直接對著“顧部長”比了一個大拇指。
他這次是真服了,看來這位“國丈爺”絕對是有真材實料的。
果然,第二天的談判時,解振國並不答應這個價格,當然如果香江方面態度強硬他也就答應了,可他一看香江方面態度比較友好,就想多賺點。
顧偉一直在幕後跟談判團隊進行溝通和指導,最終的協議,果然不出老頭所料。
南京路每畝價格還到160萬,紡織廠藥廠地塊還到75萬,外加一塊寶山區的工業用地,總共合計折價12億4千萬元人民幣。
陳夏沒有選擇用美金和港幣支付,因為九十年代人民幣貶值隨時會到來,用外匯他就虧大了。
這個土地轉讓價格震驚了全國,單筆交易最高記錄,一時間,滬市方面彈冠相慶。
解振國做為主管經濟的官員,甚至受到了最高層的表揚,因為他能堅持原則,順便還甩了藥廠一個包袱,絕對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好乾部,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