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臨床和科研水平好不好,全靠學科帶頭人。
忙完了醫學院的籌辦和招生工作,陳夏又可以脫身了,剩下的就是以唐鶴松院長為首的醫學院領導層的事情了。
反正他這個老闆只要給錢就行了。
至於教學工作,四季醫院那麼多現成的專家教授放在那兒,隨便挑。
實在挑不出來的,想挖什麼人自己去挖,反正他這個老闆全力支援。
陳夏第二天就動身前往了滬市,那邊的“四季中心”一站式商場選址遇到了一些問題。
也是他想得太簡單了,後世萬達廣場這樣的大型商貿體,一般都是選擇城市邊緣,或者地價相對便宜的新區,很少有往市中心擠的。
所以陳夏當初給香江物業公司的指示,也是去尋找這麼一塊便宜的土地,地方越大越好。
可是1992年7月的滬市,可不是2020年的滬市,這時候連浦東新區都沒有成立
整個城市規模和富裕程度遠遠沒有陳夏想得那麼完美,這也就意味著商業環境最好的地方,或者說客流最多的地方,絕對不是郊區或者新區。
當香江團隊在滬市郊區轉了一圈,根據他們的經驗,發現老闆的指示好像有點不適合。
這時候滬市的郊區是什麼樣的?不說別的,就說普tuo區吧
普tuo區這個後世中心城區,在92年還是一個典型的郊區,也就是蘇州河沿岸熱鬧一點,過了曹揚新村,那可都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和農村了。
後來房價漲到天上去的閔行,那在滬市人眼裡,就是鄉下地方,頂多算個城郊結合部。
在這種地方你準備開個規模龐大的商場,誰來買東西?客流量怎麼解決?要知道這時候的老百姓出行,可是完全依賴公交車的。
就像潘虹主演的電影《股瘋》,女主人公就是公交車售票員,那種像毛毛蟲一樣兩節車廂
公交車顏色一般桔黃和白色相間為主,人擠人,擠死人的節奏。
這年頭很少有家庭買得起私家車,那麼如何從市中心跑到郊區去逛商場,交通就是個問題。
人家可能來一次兩次瞧瞧熱鬧,時間長了,肯定不願意往郊區跑,擠公交車在九十年代絕對是體力活。
陳夏一聽四季物業公司總經理呂元凱的彙報,一拍腦門。
這都重生回來十多年了,前世的慣性思維還是揮之不去,還是把滬市想像成了那個巨無霸城市,隨便找塊地都是黃金地段。
“唉,呂生,幸虧有你提醒,否則我這個外行就要犯錯誤了。”
呂元凱,40多歲,原來是香江最大的商場“海港城”的運營副總,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
海港城從九龍倉碼頭髮展成當時亞洲最大的商場,他的功勞其實是最大的,但卻因為總經理是老闆本家親戚,所以他一直得不到升遷。
然後被獵頭公司挖牆角了,擔任了四季物業公司的總經理,陳夏給他的權力很大。
陳夏有一個信條:術有專攻,相信專業從業人員,不要外行去領導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