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話裡有小故事)
一道身影從遠方的天空飛掠而來,落在了擂臺之上。
方家大儒看了眼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方神秀,緊接著眼神複雜地看向陳洛,下意識運轉體內的正氣,卻猛然反應過來,立馬強行壓抑住自己的氣息。
浪飛仙和雲思遙可還看著自己呢。
方家大儒伸出手,一道浩然正氣將方神秀托起,他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貴我兩家,恩怨已經不必多說。你將方家道理視作洪水猛獸,卻沒有看見方家之學,千年來總計供養出四十三位半聖。”
“其中一半,已為人族聖隕!”
“霸道也好,無情也罷,甚至你們口中說我等走錯了方聖的道路,半成儒聖半入魔。但不可否認的是,方家之學,是最接近天道,也最容易封聖的道理。”
方家大儒看似語重心長的以大儒之尊與陳洛認真辯解,但又何嘗不是輕描淡寫之間,將陳洛方才碾壓方神秀的威勢連消帶打地化去。
陳洛朝著方家大儒拱了拱手,算是對人族大儒表示尊敬,隨後笑道:“各人做各人的學問,各家有各家的道理。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你家請客,你要我也歡欣鼓舞;你家出殯,你要我也唉聲嘆氣;你做學問,卻非逼著我認同你的道理,這就不合適了吧。”
“仁義道德,從來不是束縛他人的枷鎖,而是規範自己的底線。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針對的物件都是自己。”
方家大儒微微皺眉:“世人愚昧。你不為他們紮下禮儀的藩籬,設下言行的規範,這天下豈不是大亂,這理也就無處追索。”
陳洛輕輕搖頭:“敢問一句,你在藩籬裡嗎?”
方家大儒嘴動了動,突然發現他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若是回答在藩籬裡,那你扎藩籬怎麼保證公平,怎麼保證自己不留下一個漏洞?
若是回答在藩籬外,那藩籬外是什麼地方?沒有禮儀規範的地方嗎?
方家大儒皺眉,問道:“那梧侯你呢?”
陳洛也不計較方家大儒逃避問題的態度,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心:“我沒有藩籬,只有一顆心。”
“心無外物,天地皆在心中,哪來什麼藩籬?”
“心?”方家大儒突然感覺自己的大道有一絲顫動,陳洛這句話裡似乎包含著無數條道理,此刻卻又晦澀不明。但是憑藉大儒的心血來潮,他能感應到陳洛的心對方家的理似乎有極大的威脅。
但是這怎麼可能?
陳洛再厲害,也不過是武道之主,何德何能對他方家的理學大道構成威脅?
二者都不在一條通天道上,風馬牛不相及嘛!
這不是戰力能做到的,這是一種新的道理體系才有可能完成的事情。
與方神秀不同,他的見識要高遠的多,方才方神秀的天理判印失效早就被他看穿,那是陳洛施展了一種神魂秘法,可以吸收吞噬神魂攻擊。譬如妖族的上古異獸饕餮,就擅長此道。
唯一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最後陳洛擊碎方神秀“三綱”神通雛形而展現出來的武道神通,那道神通似乎對方家的神通有所剋制。
但也僅僅是意外而已,畢竟有些術法神通相互剋制的事情也算正常,這個就是拼實力了。好比水能滅火,但是熊熊烈火也能讓水蒸發。
可是陳洛這一句話,卻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大道微微顫動。
儒門道理?
方家大儒的心神恍惚了一下,感應到已經平靜下來的大道,自嘲地搖了搖頭。
不可能!
之前陳洛是激發了武道共鳴,才惹來了佛門的注意,但是如今,陳洛只是平平常常說了一句話而已。
怎麼可能觸動方家的理學大道?
不動法而口含天憲,不演道而言出法隨?那可是聖人至理才有的威能!不是對半聖尊稱的那種聖人,是實打實的真聖人。
想到這裡,方家大儒竟然沒來由地鬆了一口氣,想來應該是自己被浪飛仙震懾,才會出現之前的情形。
不過這樣一來,他也沒有再和陳洛多說的性質,朝著崔有度微微拱手:“崔家主,此戰我方家認輸。”
崔有度剛要開口,突然一道蛙鳴響起。
“呱!(賭注別忘了!)”
方家大儒一抬手,一道青光飛向了陳洛,陳洛伸手抓住,赫然是那枚聖心玉。
方家大儒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和陳洛在口舌交鋒的時候,被他正氣包裹的方神秀的眼皮微弱地動了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