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搖了搖頭,有些苦笑,“可之後呢,三皇究竟如何?是逝去坐化,還是身與道合,甚至離開這方世界,誰又能給出個真正的答案出來呢?”
“這……”中年人有些躊躇,但這時還是鼓起勇氣咬牙回道:“無論三皇何去何從,其都必將永駐於我大周億萬世人之心。”
老者目光一掃,微微一笑,“沒想到一向端謹的山濤如今也會說奉承話了啊。”
頓了頓,卻沒有再繼續先前的話題,轉言道:“我小說家除四文閣為總閣,不理他事外,另還有四大分閣總領諸地,以傳道統。”
老者一邊隨意說著,一邊就將手中書籍放回原位,心念一動,堅不可摧的靈光罩頓時就又現了出來,籠罩著書架周身。
“大周立文淵閣,大秦立文津閣,大夏立文朔閣,而文瀾閣則面向三大皇朝之外的其他各州府。”老者雙手負後,踱著步,緩緩出言,“這些年來,文淵閣可是建樹不多呀,時時倒數,或用文雅些的話來說,就叫做敬陪末座?”
中年人微微漲紅了臉,這時卻不敢出言反駁,只低聲應著。
老者笑著瞥了他一眼,揮揮手,徐徐說著,“我知道大周之前是經歷了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故,對道統文脈是有些影響,但人心思定,現在也漸漸有更勝往昔的興盛之象了。”
“不談過去,但若是文淵閣再這般沉淪下去,不見起色,我就該考慮拿去文淵閣第一閣的名號了。”說到這裡,老者目光森森,聲音少見的嚴厲。
山濤聞言心中一驚,額頭不由滲出冷汗,第一閣的名頭不僅代表著其小說家中人心所向,更是底蘊實力的象徵,對他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不僅所領本地人才以入第一閣為榮,甚至其餘各地亦是心嚮往之,不遠萬里,前來相入。
其中又還關係著各種資源的調配傾斜,因此不容有失,一旦錯失,自己可就成了文淵閣的千古罪人了。
想到這裡,中年人臉色凝重,深深一禮,沉聲做出承諾:“山濤必不負聖人所望。”
老者眉頭挑了挑,神情不變,“我知你不易,但還是要自行勉勵之才是。”
說罷,老者雙目一轉,看著遠處隱現書架透射出的晶瑩光輝,腳步不停,就又轉了話題:“近來可有什麼好文章沒有?”
山濤沉下心略一思索,心裡一動就有了主意,趕緊躬身回答:“是有一本還算是不錯,說來和您也有點關係呢。”
說罷,山濤雙手一捧,一疊文稿就現在手中,恭敬遞上。
老者聽了目光一閃,腳步停下,目光迴轉落在山濤身上,神情似笑非笑。
山濤連忙低首,避了開來,假裝沒有看見。
老者這時卻也未說什麼,順手接過,視線就落在了上面。
《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