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很正常,每次有位子空出來時,人們都會鑽營一番的,不鑽營的是傻子。
況且,她也覺得比起才上位不多久且太年輕的方安然,上位已有三年(她是上一屆選上去的)且年齡比方安然大多了的自己更有優勢,覺得這次是個機會,自然就鑽營了。
雖然安然知道上司調走,這應該趙嬤嬤為了給自己上位鋪路,所做的安排,極有可能是想讓自己上位做尚宮局司簿司司簿,但,安然也不會坐享成果,一點力也不出。
主要也是,如果劉典簿沒出任何問題,到時中宮那邊選了自己做司簿,安然怕讓人看出來,她是張皇后的人。
但要是劉典簿出了問題,兩個競爭者只剩下她一個人,推她上去,就很自然了。
雖然也可以從其他局調人過來,但司簿司需要識字這一點,調其他局的人過來就不太合適,因為其他局的人,不少並不識字。
所以只要劉典簿出了事,她上位就不會被人說什麼。
很快,宮正司就收到舉報:劉典簿收受賄賂。
劉典簿其他方面還好,就是貪財,所以真的拿了不少錢,為了錢插手下面的女官任命,原因據說是她孃家侄子濫賭,需要錢用,所以她千方百計地貪財,就為了填孃家侄子的窟窿。
因為劉典簿這樣的事做的太多了,所以宮正司那是一查一個準。
劉典簿看接到這樣的舉報,就慌了,跑去疏通關係。
但趙嬤嬤自然樂見劉典簿出事,這樣自己推安然上去才不顯眼,且不會被人懷疑,所以有趙嬤嬤發話秉公處理,劉典簿想疏通關係也疏通不了,很快就被處理了。
劉典簿處理了,安然就順利晉升尚宮局司簿司六品司簿,成為六局一司最年輕的六品女官。
同時,安然晉升了,劉典簿處理了,一下子空出了兩個職位,安然幫吳掌簿順手推了一把,吳掌簿晉升了典簿——好歹吳掌簿跟她關係曾不錯過,安然樂得推她——下面空出的位子就由王青青接任了。
王青青這時不過十六歲,就成了掌簿,也相當顯眼,不過因她做事認真,然後認識的字又多,人們倒沒說她什麼。
倒是韓掌簿看空出了兩個典簿的位子,本以為憑自家的關係能撈到一個,結果一個都沒撈到——吳掌簿佔了一個,還有一個,有其他局調來的人空降了,可是把她氣死了。
韓掌簿不知道,她已經在張皇后那兒掛了名,再加上又是今年才晉升的掌簿,張皇后哪會讓她再升一級,成七品典簿,寧願從其他局調人過來,也不願升她的職,所以韓掌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有靠山,最後混的比姓吳的姓方的還不如,連個王青青都當上了掌簿,跟她成了同僚,差點沒氣死她。
而方家,聽說安然升到了六品女官,自然更加高興,要知道,縣君也不過五品,且,縣君沒什麼權力,但自家姑娘現在成了一司之長,可要比那什麼李縣君權力要大多了,雖然只是在宮中權力大,在外面沒什麼能量,但,李縣君還更沒什麼能量呢,無論是宮裡還是宮外都沒有,自家姑娘好歹在宮裡能量不小了——這些年他們一直在瞭解女官等級的事,所以知道,一司之長,能量不小。
其實也是想的到的,在外面,六品官地位都不低了,在宮裡自然也差不多,要知道宮裡女官的最高位也不過就是五品,自家姑娘差不多做到頂級了,這能量能小?也不知道自家姑娘怎麼那麼會混,才短短三四年,就從毫無背景的小人物,升到了六品,比那些當官的升的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