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劉首輔是個老狐狸,輕易不對於太后孃家動手,也就是上次惱火了,才小小地收拾了於太后孃家一頓。
皇帝知道為什麼劉首輔不動手,因為他不想跟於太后孃家鬥起來,受到損失,最後便宜了自己的政敵。
因於太后有可能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偏偏自己還一直不能對於太后和承恩公府出手,劉家也不幫忙出手,所以皇帝這些年,甭提多憋屈了,所以這會兒看於父找承恩公府的麻煩,自然高興。
卻說宮裡,劉皇后看於太后還是想到了個辦法,將孃家侄女弄進了宮,不由鄙夷地冷笑了聲,想著於太后為了修復跟陛下的關係,也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啊。
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
她聽她娘提過,說是據劉首輔等人打聽到的訊息,陛下的生母,只怕還真是於太后弄死的。
雖說宮鬥總是這樣殘酷,但,當日既然做了,就要接受做了這事會帶來的後果。
現在陛下即位了,知道這事,對她不好,她又受不了,想著法子地折騰,想修復跟皇帝的關係,這怎麼可能呢,除非她能讓皇帝的生母活過來,要不然再怎麼修復也沒用的。
所以這會兒劉皇后看於太后將孃家侄女弄進了宮,根本不看好她,畢竟於姑娘跟於安然還不一樣。
於安然是於太后孃家隔房的姑娘,跟於太后的關係較遠, 所以皇帝沒遷怒還有可能。
但,現在進宮的這個於姑娘,可是於太后的親侄女,皇帝看到了她,就想起了他生母是被於姑娘親姑姑害死的,這樣一來,皇帝的心情還能平靜下來?自是不可能像對於安然那樣,有心情寵幸她了,畢竟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他怎麼可能還有心情,寵幸仇人的親侄女呢。
所以於姑娘雖然被於太后弄進了宮,但劉皇后跟安然猜的一樣,覺得她這樣搞,是不會有什麼用的。
這也是劉皇后沒在於太后讓於姑娘進宮時,就將她害了的緣故,因為她根本不看好她。
就像安然想的那樣,這天,皇帝給於太后請安時,侍立在一邊的於姑娘便臉兒紅紅地上前給皇帝請安。
“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得不說,少女美麗的面龐染上紅暈,當真是美麗不凡。
要換了別人,皇帝也許就心動了,但,於姑娘可不是別人,而是於太后的孃家親侄女,殺母大仇,讓於姑娘就算再漂亮,皇帝也不會對她生出一絲一毫的綺念。
於是當下皇帝只是冷淡地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