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所以知道,這其實是很容易就能打聽到的。
前頭說了,宮裡那些妃嬪,表面上奉承巴結劉皇后,但私下,對她未必忠心,所以看皇帝身邊的人打聽這些,知道的人自然會派人將這訊息散出去,讓皇帝知道,進而對劉皇后越發厭惡。
而這也的確起到了效果。
皇帝一想到劉皇后不能生,也不讓別人生,讓他到現在還沒孩子,就越發厭惡劉皇后,天天詛咒劉首輔快點死,這樣他才能處理劉皇后,擁有子嗣。
劉皇后並不知道她做的那些手腳,皇帝都知道,自以為自己做的很好,皇帝沒發現,所以繼續害人。
而看她不知悔改,皇帝對她的厭惡又更深了,完全就是個死迴圈。
所以有時候皇帝看劉皇后還一臉莫名其妙地問自己怎麼不去她那兒,皇帝就想衝著她大喊:你自己做過什麼你不知道嗎?你還好意思問我怎麼不去你那兒?
如果劉皇后有好感度系統,肯定會看到皇帝這會兒對她的好感度是負無窮,只是她不知道,所以還兀自在那兒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暗中行事很成功,沒人知道自己在暗中做的事,都以為她是個賢后呢。
其實就算皇帝沒打聽出來劉皇后做了什麼,光看宮中懷孕的妃嬪,沒一個成功生下來的,也知道她這個一宮之主有貓膩了,要不是有貓膩,宮裡會沒孩子出生?
僅憑皇帝登基這麼長時間了,沒一個孩子出生,就知道劉皇后不賢了。
民間不知道劉皇后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就是靠這個,就知道宮中的皇后只怕不是個好的,要不然怎麼宮中懷孕的妃嬪總是保不住胎,沒一個生下來的呢。
只是劉家政敵沒證據,不敢就這事向劉家發難罷了, 要不然,劉皇后要吃不了兜著走。
而因沒人在劉家人跟前議論劉皇后不賢的話,只是在背地裡這樣說,所以劉家人並不知道京中人是怎麼看待他們家姑娘的,只以為劉皇后做的事,只有他們家人知道,外人不知道,只當她是賢后呢,所以也沒勸過劉皇后收斂一點。
之所以不勸,主要也是因為,劉家人也的確不想其他人先劉皇后生出皇子,所以就隨劉皇后那樣幹了。
卻說安然升為一宮主位後,劉皇后不用說了,對安然越發仇恨了,不過安然也不在意,反正自她進宮以來,這女人就一直仇恨她,害過她無數次,所以更仇恨又如何,反正還不就是一個死字,死多了也無所謂了。
其他妃嬪,則慢慢有奉承安然的了,畢竟皇帝打臉皇后,皇后沒辦法的事,大家都看到了,於是便有人覺得,皇后要不成氣候了,將來是於嬪的天下,所以便趕緊巴結上了。
這也在安然預料之中,畢竟宮中人就是這樣,勢利眼,捧高踩低,見風使舵,看自己好像要抖起來了,自然就這樣了。
因知道,所以安然一點也沒因別人奉承而飄起來,依然按部就班地做她的事。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