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的時候,西胡人只帶走了能隨身帶走的物品,如果搜刮的財產太多,隨身攜帶不走,安然是不允許他們找車拉著走的,開玩笑呢,她沒讓他們兩空空離開已經算很仁義了,還想將從原搜刮到的金銀財寶拿車拉走,是覺得她看起來很傻麼?
西胡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看能揹著個包袱走,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至於沒吃的,這一路怎麼回去,他們倒不用擔心,只要出了這兒不久,西胡王庭的人就會接他們的。
雖然他們丟了城池,但王庭的人都救不了他們,證明唐安然很厲害,這樣一來,他們戰事不利,高層應該也不會怪他們的。
再說了,幾次跟唐安然交戰,死了不少人,想來王庭也不會因為怪罪他們丟了城池,就將他們全殺了的,畢竟人本來就越來越少了,要還將他們殺了,那西胡人就會更少了,有什麼好處呢。
果然,他們猜的沒錯,這幫西胡人回去後,王庭沒怪罪他們。
而看安然只要投降,不殺俘,有了信譽,之後安然再圍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知道王庭不會救自己,呆一段時間,就投降,回了京城。
反正唐安然不會殺他們,投降不好嗎?何必拼命。
當初西胡人打原王朝,原王朝那些將領是怎麼望風而逃的,現在西胡人交出城池,也是差不多水平了。
靠著這樣的方法,安然很快就將北方除了京城外的其他城池,收入了囊。
這個過程很快,因為安然第一個下的目標很有震懾力,然後又有信譽,其他小城自然撐不住,很快就投降走人了,所以之後圍困,都不是一次只打一個,而是遍地開花一起上,這樣一來,佔領所有城池,自然是很快的事。
西胡人也是沒想到,唐安然會這樣厲害,透過這樣的方法,這麼快就將北方全解決了。
不過看自己人沒因此死多少,他們還是願意接受這樣一個結果的,總比唐安然不講信用,殺了他們很多人強吧。
現在北方就只剩京城了。
安然在整頓一番後,便開始圍困京城。
京城雖大,但人更多,安然一旦圍困,他們沒外援的話,也同樣會撐不下去的。
唯一好的是,京城很大,唐安然要出動很多兵力圍困,這樣一來,西胡王庭的人還抱有最後一絲幻想,想著時間長了,唐安然的軍費開支會不會承受不了,到時能自動退去,所以也不去攻打安然,只龜縮在城裡,就想等安然撐不下去,自動離開,免得交戰,又會死人。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安然大軍圍困所需開支的承受力。
對安然來說,現在京城不遠處就有她的稜堡,糧草供應方便,根本沒什麼軍費開支,反正平常怎麼養兵的,現在也怎麼養兵,畢竟她又沒讓大家進攻京城,只讓大家圍著,這樣開支起來,不會很多,只要比平常多給一點就行了。
所以她派來圍困的人再多,也不用擔心圍不下去。
相反,京城的人多,哪怕地方比其他城池大,但光靠城裡種點吃的,時間長了,也是扛不住的。
半年後,西胡人彈盡糧絕,又沒有武力突圍的決心,畢竟以前跟安然打過,打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哪有武力突圍的膽子,看再堅持下去,馬都要吃了,而他們不能將馬吃了,要不然還怎麼回到荒漠,於是便向安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