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沒這條件而且也沒必要!
最重要的還是沒必要:
位於棒子方向的鬼子不是王學新的主要目標,它們撤出去就被擋在鴨綠江防線外了,至少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對華夏構成威脅。
反而是在東北的關東軍,還有幾十萬大軍在那等著八路軍包圍呢!
王學新有必要為了東港的三萬鬼子就分兵包圍甚至讓海防團耗盡炮彈甚至還用犧牲戰機及飛行員的代價將其吃掉嗎?
“這是一支孤軍!”王學新繼續分析道:“海上通道是他們唯一的通道也是唯一的活路,一旦我軍強行進攻必將遭到鬼子拼死反擊,那就是困獸鬥!”
聽到這陳松勇就明白了。
逼敵人困獸鬥是兵家大忌,他只是太希望將鬼子殲滅一時沒想到。
所以團長說的是對的,戰爭的目的從來都不是殺死敵人,而是看戰略意義和利益交換。
如果要用很大的代價才能殺死敵人,卻又沒有多少戰略意義……這仗的確不能這麼打!
“但如果我軍放開這條運輸通道,這仗就好打得多了!”王學新說:“海防團不直接進攻,但卻可以利用艦炮的遠射程封鎖東港……這樣鬼子就算逃回去也要被扒一層皮吧?”
陳松勇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同樣是打仗,前者耗盡所有炮彈可能還打不掉多少鬼子,自己還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但放開口子讓鬼子逃,卻能用極其有限的炮彈給鬼子造成很大的損失,順便還可以訓練一下海防團艦炮的操作……
接著海防團就是這麼操作的,十艘軍艦沒有直接闖進港口而是停泊在距離港口二十公里左右的位置,航母在其它軍艦的保護下更是遠遠躲在五十公里外。
二十公里的距離恰好在“憤怒級”驅逐艦的射程內,而鬼子佈設在沿岸的陸軍火炮又夠不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八路軍海防團拿港口當靶子練炮。
八路軍這招把坂垣徵四郎氣得半死。
他原本以為八路軍海防團會乘勝追擊直搗東港,因此他已經做好了與八路軍作戰的準備,炮兵分散開並隱蔽佈署,並且緊急調來了三個炮兵聯隊隨時準備增援。
然而,這些準備卻根本就沒能發揮作用:所有的火炮都夠不著八路軍軍艦。
另一方面,鬼子在東港的撤退就變成了“大逃亡”。
白天撤退肯定是不可能的,八路軍偵察機遠遠的看到港口有木船停靠運人,馬上就引導艦炮將炮彈打過來將木船炸上天……此時鬼子能為東港提供的運輸工具就只有從漁民那“徵”來的木船,而這些木船又經不起炸,沒炸中一個浪頭過來都有可能四分五裂。
夜晚撤退也得小心從事。
原因是東港有八路軍的情報人員,一旦有船隻靠近很快就會有成批的艦炮從天而降。
最後沒辦法了,坂垣徵四郎只能命令部隊自行建造木筏分散撤退……也就是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一點的撤出來,甚至還有划著皮筏艇撤退的,船隊則在幾公里外接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