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下來的精銳就被派往南面前線,其中松原就一口氣派去了一個師團兩萬餘人。
這使鬼子在松花江以南地區的兵力短時間內上升到二十餘萬,而且還是鬼子主力。
另外,梅津美治郎又聯絡上了華北方面軍、棒子以及聯合艦隊,他希望從幾個方向合力進攻才能打破八路軍在裝備上建立起來的優勢。
此時華北方面軍這邊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隨著岡部直三郎一聲令下,華北方面軍就對八路軍防線發起猛烈的進攻。
不過這進攻只是吸引八路軍的注意力。
岡部直三郎真正的用意,是將希望建立在聯合艦隊登陸葫蘆島上。
指揮這次作戰的小澤治三郎中將,他在萊特灣海戰中指揮的是誘餌部隊,也就是一群沒有多少艦載戰鬥機的航母攻擊鷹醬艦隊將其主力吸引出來。
這個任務毫無疑問是最危險的,因為小澤艦隊可以說毫無抵抗力只有一艘又艘的被鷹醬炸沉。
而為了能完成任務,小澤治三郎還要裝作努力攻擊鷹醬艦隊的樣子。
因為小澤治三郎在那場戰役出色的表現,因此他得到了東京方面的信任並決定由他來指揮這次葫蘆島登陸戰。
此時的豐田副武依舊不太樂意將聯合艦隊尤其是所剩不多的航母及艦載機用於華夏作戰,他這種態度讓東京有些失望當然認為無法委以重任。
因此,小澤治三郎的艦隊是直接在東京組建並趕往華夏作戰的。
(注:當初小澤執行誘餌計劃時就是一路從菲律賓駛往本島)
小澤組建的這支艦隊是三航母編隊,分別是“千代田”號、“千歲號”和“大鳳”號。
其中“千代田”號和“千歲號”是輕型航母,只能搭載30架戰機。
而“大鳳”號則是滿載排水量34200噸的重型航母,也是鬼子二戰中最後完工的裝甲航空母艦。
之所以將其稱為“裝甲航空母艦”,是因為鬼子在這時已經知道自己的艦載機遠不如鷹醬了。
如果艦載機不如鷹醬注意要被鷹醬擊墜,那麼航母能帶多少戰機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航母要能抗揍抗打!
因此,“大鳳”號航母的思路就是減少艦載機數量增加防禦。
這艘三萬多噸的航母只能搭載60架艦載機左右,其中戰鬥機只有18架,偵察機6架,其餘36架全部是“流星”轟炸機。
這其實也是鬼子基本放棄了與鷹醬爭奪制空權。
他們做好了打算,如果“大鳳”號在海上與鷹醬航母相遇,那36架轟炸機就在戰鬥機的掩護下直接去進攻敵方航母而不是打空戰。
另一方面,“大鳳”號又有超強的裝甲抗得住打,說不準還能取得勝利。
(“大鳳”號飛行甲板鋪設75MM厚的裝甲,其下還有20MM厚的特種鋼,能抵禦500公斤航空炸彈的轟炸)
然而,鬼子完全沒有意識到,航空母艦的作戰主要在於艦載機而不是航母這個平臺。
當他們艦載機落後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他們在海上不可能取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