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是把防空飛彈和反艦飛彈往上搬,然後再讓士兵上艦訓練並學習與航母協同等等。
這些事王學新就全交給許渙東了,身在太原的王學新是想顧都顧不上。
估計許渙東現在連嘴巴都要笑歪了:海防團這才組建兩個多月,就由原來的一支小艦隊迅速成長為航母戰鬥群,現在又擴編了10艘軍艦後續還會有兩艘航母……
這要是擺出來排個名,八路軍這海防團應該也能排上全球第四了。
第一毫無疑問是鷹醬,此時鷹醬如果算上七七八八的改裝航母和護航航母,總數都有一百多艘。
第二是日不落,據說它的航母總數有九十幾艘,戰後還有五十幾艘。
第三當然是鬼子,即便到了現在鬼子航母還有五艘,只不過缺乏艦載機不成氣候而已。
不過說實話,八路軍這種裝備了反艦飛彈防空飛彈的艦隊,對鷹醬可能力有不逮,但對上已經衰落的日不落還是有得一拼的。
重點是此時的日不落各種拉垮,包括指揮員也是,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太久了把日不落官兵養成了一堆目空一切又沒本事的廢物。
王學新這段時間是把精力投在飛行員的選拔上。
這的確是個難題,海軍擴張太快突然增加了兩艘航母,直接就導致飛行員嚴重不足。
鷹醬的埃塞斯克級航母原則上一艘是可以搭載100多架飛機的,確切的說是103架。
如果兩艘都載滿的話就是206架。
也就是說僅僅是航母就需要206名飛行員。
八路軍航空隊發展到現在包括俞平帶去海防團的飛行員在內總共才四百多名飛行員,其中還有些不熟練無法上戰場。
更重要的還是要能上艦飛的還必須是精銳……四百多人裡挑兩百多精銳,哪那麼多精銳啊?中等甚至中下的都得硬著頭皮上了吧!
而且這兩百多飛行員一調過去,陸上的飛行員就嚴重不足了。
想來想去沒辦法,王學新只能選一個折衷的方案。
“先抽調一百名飛行員去海防團!”王學新說:“新入列的兩艘航母每艘分五十名,有五十架艦載機作戰已經可以形成戰鬥力了!”
這說的倒沒錯,正在用的由“武藏號”改裝而來的“定遠”號艦載機才只有47架,新入列的兩艘有50架艦載機基本夠用。
“定遠”這個名字是許渙東起的,為的是紀念華夏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同時也有記住恥辱報仇雪恨之意。
(注:定遠號是華夏從漢斯購買於1881年下水,甲午海戰中被鬼子重創最終自爆沉沒)
可恨的是鬼子在戰後還將定遠號打撈拆卸,武器和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回本島展覽。
現在,八路軍繳獲了鬼子“武藏號”並將其改為航母反過來用於對付鬼子再取名“定遠”,就有一雪前恥埋汰鬼子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