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艦隊就在兩百公里左右的位置不斷髮射“人操”反艦飛彈。
這時鷹醬艦隊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反艦飛彈還擊。
但因為鬼子艦隊可以對訊號進行干擾,於是就是鬼子反艦飛彈能命中鷹醬軍艦,而鷹醬軍艦卻無法命中鬼子軍艦。
這麼打下去鷹醬多少軍艦都會被打光,而鬼子卻可以接近零戰損。
如果王學新在豐田副武的位置上,他就會第一時間讓岡部直三郎嚴格保守秘密,可行性都不要去驗證。
因為驗證可行性就是在提醒敵人從而暴露了戰役突然性。
此時的鬼子反正已經處於絕對的弱勢幾乎要被鷹醬“趕盡殺絕”了,那為什麼不冒險一試?
冒險還有取勝的機會,不冒險連一點機會都沒有,鬼子還有其它選擇?
然後,就爭取時間大批次生產反艦飛彈訓練駕駛它的飛行員,同時把自殺式魚雷“迴天”也投入戰鬥。
史上萊特灣戰役是鬼子首次投入“神風特攻隊”也就是駕駛戰機撞向鷹醬軍艦的時候,還擊沉了鷹醬兩艘航母:普林斯頓號輕型航母和聖洛號護航航母。
但“人操”反艦飛彈效果與“神風特攻隊”差不多成本卻低得多……它不需要用正規作戰戰機撞,因此“神風特攻隊”在這時反而不見了蹤影。
如果在這種海面、海底雙重打擊下,這場戰役鹿死誰手就不一定了。
但偏偏豐田副武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
或者說是豐田副武對陸軍固有的偏見……如果這個想法是由海軍某個成員哪怕是個小小計程車官提出來的,結果很可能都不一樣。
現在,因為豐田副武不相信,最終發展成東京下令岡部直三郎驗證這個“猜測”的真實性。
岡部直三郎畢竟是陸軍司令長官,他能想到的驗證方案,就是調兩艘民用運輸船假裝從海面繞過八路軍防線偷襲八路軍側後方。
這果然迫使八路軍動用了反艦飛彈,在五枚反艦飛彈都沒能命中目標後,岡部直三郎就確定干擾是有用的。
然而,知道的還有王學新。
“團長!”張宗平將一封電報遞了上來,說:“西線有兩艘運輸船,我軍發射五枚反艦飛彈都出現一樣的情況,接近目標前失去訊號,鬼子可能知道用干擾裝置干擾反艦飛彈了!”
“嗯!”王學新點了點頭。
鬼子會發現這個早在王學新意料之中。
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敵我雙方都在盡全力見招拆招。
八路軍這邊能研發出反艦飛彈,鬼子那邊就必定會想辦法對付。
但鬼子為什麼不利用這點玩一回突襲,就讓王學新無法理解了。
想了想,王學新就下令道:“要電話給孫爾威,讓他來一趟!”
“是!”
王學新認為這事必須讓鷹醬知道,否則潛在的危險太大了,大到都有可能讓鷹醬輸了這場海戰。
這可不是八路軍希望看到的!